中文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1 国内外肉羊的生产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肉羊的生产现状 | 第9-10页 |
·我国肉羊的生产现状 | 第10页 |
·发展我国肉羊产业的主要措施 | 第10-12页 |
·广泛利用杂种优势 | 第10-11页 |
·大力发展肥羔肉生产 | 第11页 |
·羔羊早期断奶的应用 | 第11-12页 |
·应用现代繁殖新技术提高繁殖力 | 第12页 |
·加强繁育和生产体系建设 | 第12页 |
·建立现代化肉羊小区、推广圈养新技术 | 第12页 |
·杂交改良方法 | 第12-13页 |
·级进杂交 | 第12页 |
·育成杂交 | 第12-13页 |
·导入杂交 | 第13页 |
·经济杂交 | 第13页 |
·边缘杂交 | 第13页 |
2 我国引入的国外肉羊品种及应用效果 | 第13-15页 |
·引进的国外优良肉羊品种 | 第13-14页 |
·萨福克羊 | 第13页 |
·德国美利奴羊 | 第13-14页 |
·无角陶赛特羊 | 第14页 |
·波德代羊 | 第14页 |
·小尾寒羊 | 第14页 |
·应用效果 | 第14-15页 |
3 影响绵羊生长发育性状的主要因素 | 第15-17页 |
·品种 | 第15页 |
·性别 | 第15页 |
·饲养管理因素 | 第15-16页 |
·与生长发育性状相关的几个主效基因 | 第16-17页 |
·双肌臀基因(Callipyge,CLPG) | 第16页 |
·肌肉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 | 第16-17页 |
·生长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 gene,GH) | 第17页 |
4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7-19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 第17-18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 第18-19页 |
5 分子遗传标记的应用 | 第19-21页 |
·亲缘关系的分析 | 第19页 |
·基因图谱的构建 | 第19-20页 |
·数量性状主基因的的定位 | 第20页 |
·杂种优势的研究 | 第20-21页 |
6 羊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 | 第21-22页 |
8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生长发育研究 | 第23-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地简介 | 第23页 |
·试验羔羊的选择和分组 | 第23页 |
·饲养管理 | 第23-24页 |
·精料补充料组成和配制 | 第24页 |
·测定项目 | 第24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24页 |
2 结果 | 第24-29页 |
·不同杂交组合后代体重比较 | 第25页 |
·不同杂交组合后代体尺比较 | 第25-26页 |
·不同杂交组合后代日增重分析 | 第26-27页 |
·育肥期经济效益分析 | 第27-29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29-30页 |
·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生长发育比较 | 第29页 |
·不同阶段的日增重分析 | 第29-30页 |
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GH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31-43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动物及血样的采集 | 第31页 |
·引物设计 | 第31页 |
·数据分析软件 | 第3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绵羊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DNA浓度与纯度的检验 | 第32页 |
·PCR扩增 | 第32页 |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 | 第32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 第32-33页 |
·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33页 |
3 多态位点遗传学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第33-34页 |
·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模型 | 第34页 |
4 结果 | 第34-37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34-35页 |
·SSCP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5 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37-39页 |
·不同多态位点GH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第37-38页 |
·GH基因多态性与绵羊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品种和基因型效应对绵羊体重的影响 | 第38页 |
·GH-1位点多态性与各月龄体重的相关性 | 第38页 |
·GH-1位点多态性与各月龄体尺的相关性 | 第38-39页 |
6 讨论 | 第39-41页 |
·两个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 | 第39页 |
·GH-1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绵羊生产性状的关系 | 第39-41页 |
7 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52页 |
导师简介 | 第52-54页 |
附件一 GH-1位点BB基因型测序图 | 第54-55页 |
附件二 GH-1位点AA基因型测序图 | 第55-56页 |
附件三 GH-3位点DD基因型测序 | 第56-57页 |
附件四 GH-3位点CC基因型测序图 | 第57-58页 |
附件五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