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闽江以北内河驳岸景观改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城市内河驳岸景观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存在问题及本课题研究重点 | 第18-20页 |
·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重点 | 第19-20页 |
3 福州市闽江以北内河驳岸景观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内河发展变迁与功能转变 | 第20页 |
·内河分布现状 | 第20-23页 |
·内河驳岸景观总体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驳岸类型 | 第23-24页 |
·内河水质状况 | 第24-25页 |
·两岸绿地空间 | 第25页 |
·滨水基础设施 | 第25页 |
·沿河道路交通 | 第25-26页 |
·沿河建筑 | 第26页 |
·河道市政管线 | 第26页 |
·沿河历史古迹及古树名木 | 第26-27页 |
·现状问题总结 | 第27-28页 |
·驳岸景观改造的制约因素和优越条件 | 第28页 |
·制约因素 | 第28页 |
·优越条件 | 第28页 |
·整治中的河段及成果分析 | 第28-31页 |
·整治中的河段 | 第28-29页 |
·整治成果分析 | 第29-31页 |
4 国内外成功案例经验借鉴 | 第31-37页 |
·国外案例成功经验 | 第31页 |
·国内案例成功经验 | 第31-34页 |
·对福州内河驳岸景观改造的启发 | 第34-35页 |
·保护已成形的生态体系 | 第34页 |
·建设生态型驳岸景观为主 | 第34-35页 |
·生态驳岸的提出 | 第35-37页 |
·生态驳岸的定义 | 第35页 |
·生态驳岸的类型 | 第35-36页 |
·生态驳岸的功能 | 第36-37页 |
5 福州市闽江以北内河驳岸景观改造研究 | 第37-58页 |
·内河水系景观格局 | 第37-38页 |
·内河水系景观类型 | 第38-39页 |
·历史文化型内河 | 第38页 |
·公园休闲型内河 | 第38页 |
·田园风光型内河 | 第38-39页 |
·绿化防护型内河 | 第39页 |
·保护与整治策略 | 第39-41页 |
·保护策略 | 第39页 |
·整治策略 | 第39-40页 |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 第40-41页 |
·历史文化型内河驳岸景观改造 | 第41-43页 |
·驳岸主要类型 | 第41页 |
·改造指导思想 | 第41页 |
·驳岸景观改造要求 | 第41-42页 |
·具体改造措施 | 第42-43页 |
·公园休闲型内河驳岸景观改造 | 第43-48页 |
·驳岸主要类型 | 第43页 |
·改造指导思想 | 第43-44页 |
·驳岸景观改造要求 | 第44页 |
·具体改造措施 | 第44-48页 |
·田园风光型内河驳岸景观改造 | 第48-51页 |
·驳岸主要类型 | 第48页 |
·改造指导思想 | 第48页 |
·驳岸景观改造要求 | 第48-49页 |
·具体改造措施 | 第49-51页 |
·绿化防护型内河驳岸景观改造 | 第51-52页 |
·驳岸主要类型 | 第51页 |
·改造指导思想 | 第51页 |
·驳岸景观改造要求 | 第51-52页 |
·具体改造措施 | 第52页 |
·特殊地段驳岸景观改造 | 第52-53页 |
·驳岸与建筑 | 第52-53页 |
·驳岸与桥梁 | 第53页 |
·驳岸与管线 | 第53页 |
·驳岸与历史古迹、古树名木 | 第53页 |
·兼具净水功能的驳岸景观营造 | 第53-55页 |
·净水箱护岸 | 第54页 |
·河水微循环系统 | 第54页 |
·渗滤型排水沟应用 | 第54-55页 |
·雨污分流 | 第55页 |
·水生动植物景观营造 | 第55-58页 |
·指导思想 | 第55-56页 |
·水生动物景观营造 | 第56页 |
·水生植物景观营造 | 第56-58页 |
6 案例分析----福州市白马河驳岸景观改造 | 第58-63页 |
·白马河驳岸综合现状 | 第58-59页 |
·白马河重要节点驳岸景观改造 | 第59-63页 |
·定位河道的景观功能 | 第59页 |
·划分保护和改造地段 | 第59-60页 |
·重要节点驳岸改造的具体策略 | 第60-63页 |
7 讨论和结论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图纸目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