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董事义务之公司法理概述 | 第14-26页 |
(一) 公司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4-19页 |
1. 代理说 | 第14-15页 |
2. 代理与信托兼有说 | 第15-16页 |
3. 委任说 | 第16页 |
4. 法定关系说 | 第16-17页 |
5. 特殊关系说 | 第17页 |
6. 小结 | 第17-19页 |
(二) 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结构下董事权力分析 | 第19-22页 |
1.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分析 | 第19页 |
2. “董事会中心主义”与代理问题的产生 | 第19-20页 |
3. 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之控制与董事信义义务的提出 | 第20-22页 |
(三) 董事信义义务所对应之权利主体探讨 | 第22-25页 |
1. 传统公司法之观点 | 第22页 |
2. 现代公司法发展之观点 | 第22-23页 |
3. 小结:董事义务对应权利主体之界定—公司和股东 | 第23-25页 |
(四) 上市公司董事义务之分类 | 第25-26页 |
1. 基本分类—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 | 第25页 |
2. 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的区别 | 第25-26页 |
二、上市公司董事注意义务分析 | 第26-30页 |
(一) 注意义务的涵义 | 第26页 |
(二) 董事注意义务之衡量标准 | 第26-30页 |
1. 英国判例法确立之标准 | 第26-27页 |
2. 美国判例法确立之标准——商业判断规则 | 第27-30页 |
3. 大陆法系确立之标准 | 第30页 |
三、上市公司董事忠实义务分析 | 第30-40页 |
(一) 忠实义务的涵义 | 第30-31页 |
(二) 两大法系对忠实义务的基本认识 | 第31-32页 |
(三) 上市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32-40页 |
1. 自我交易之禁止 | 第32-35页 |
2. 竞业禁止义务 | 第35-38页 |
3. 窃取公司机会之禁止 | 第38-40页 |
四、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董事义务规定之分析及完善建议 | 第40-48页 |
(一) 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董事注意义务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41-44页 |
1. 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董事注意义务规定之解读 | 第41-43页 |
2. 完善立法对上市公司董事注意义务的建议——以符合国清的方式逐步吸收借鉴商业判断规则 | 第43-44页 |
(二) 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44-48页 |
1. 我国法律上对上市公司董事忠实义务规定之解读 | 第44-46页 |
2. 完善立法对上市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建议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