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 | 第9页 |
·小麦抗条锈性的遗传研究方法 | 第9-15页 |
·常规杂交法分析 | 第9-10页 |
·基因推导法 | 第10-11页 |
·非整倍体法 | 第11页 |
·细胞遗传学方法 | 第11-12页 |
·同工酶标记 | 第12页 |
·DNA 分子标记 | 第12-15页 |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27页 |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来源、定位和现状 | 第15-18页 |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状况 | 第18-24页 |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克隆进展 | 第24-25页 |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评价 | 第25-27页 |
2 引言 | 第27-2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河南省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鉴定的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材料 | 第28页 |
·鉴定方法 | 第28页 |
·河南省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鉴定的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材料 | 第28-30页 |
·鉴定方法 | 第30-32页 |
·小麦品种新麦 19 条锈病抗性新基因的初步遗传分析的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河南省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鉴定 | 第34-36页 |
·河南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子鉴定 | 第36-42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1 的检测结果 | 第36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 的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5 的检测结果 | 第37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7 的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9 的检测结果 | 第38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10 的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4 的检测结果 | 第39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6 的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 的检测结果 | 第40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Sp 的检测结果 | 第40-42页 |
·抗条锈基因与生理小种致病性的对应分析 | 第42-48页 |
·抗性基因与生理小种CY32 致病力的对应分析 | 第42-43页 |
·抗性基因与生理小种Hy-8 致病力的对应分析 | 第43-45页 |
·抗性基因与生理小种Su11-4 致病力的对应分析 | 第45-46页 |
·抗性基因与生理小种CY33 致病力的对应分析 | 第46-48页 |
·新麦19 条锈病抗性遗传分析 | 第48-4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河南省小麦品种对当前强致病力条锈病生理小种的抗性状况 | 第49-50页 |
·河南省小麦品种抗性基因对当前强致病力条锈病生理小种的抗性状况 | 第50页 |
·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新基因的发掘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英文摘要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