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次 | 第10-14页 |
1 绪论 | 第14-28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相关领域研究述评 | 第17-2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概括 | 第19-23页 |
·研究评述及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4-28页 |
·论文的体系结构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6-28页 |
2 绿色供应链中核心企业角色分析 | 第28-36页 |
·核心企业概念界定 | 第28-29页 |
·核心企业在一般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第29-31页 |
·核心企业在绿色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第31-36页 |
·供应链运营的外部环境变化情况简述 | 第31-32页 |
·绿色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的联系与区别 | 第32-33页 |
·绿色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作用分析 | 第33-36页 |
3 绿色供应链构建中的核心企业决策机制研究 | 第36-58页 |
·绿色供应链构建过程阐述 | 第36-38页 |
·绿色供应链构建过程 | 第36-37页 |
·我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相关特点 | 第37-38页 |
·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价 | 第38-45页 |
·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价中的相关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描述 | 第41-43页 |
·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实例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页 |
·基于核心企业的绿色供应链总体战略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第45-53页 |
·网络分析法简介 | 第47-49页 |
·基于核心企业的绿色供应链总体战略决策模型 | 第49-50页 |
·基于ANP的绿色供应链战略决策过程数值仿真分析 | 第50-52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8页 |
4 绿色供应链运营中的核心企业协调策略研究 | 第58-100页 |
·绿色供应链运营中的协调问题阐述 | 第58-62页 |
·一般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问题 | 第58-59页 |
·绿色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特点 | 第59-61页 |
·博弈论及其在绿色供应链协调问题中的应用 | 第61-62页 |
·针对绿色产品质量的核心企业协调策略研究 | 第62-69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描述 | 第62-64页 |
·考虑全局最优的绿色供应链收益模型 | 第64-65页 |
·考虑局部最优的绿色供应链收益模型 | 第65-67页 |
·内部损失由供应商承担,外部损失由核心企业承担 | 第65-66页 |
·内部损失由供应商承担,外部损失由两者分摊 | 第66页 |
·内、外部损失由两者分摊 | 第66-67页 |
·数值仿真分析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页 |
·针对绿色产品效用异质性的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协调策略研究 | 第69-81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描述 | 第69-71页 |
·Stackelberg博弈下的绿色供应链定价模型 | 第71-73页 |
·合作决策下的绿色供应链定价模型 | 第73-74页 |
·关于消费市场相关参数与绿色供应链运营关系的进一步讨论 | 第74-77页 |
·绿色供应链协调定价策略模型 | 第77-80页 |
·基于各方讨价还价的线性协调定价策略 | 第78页 |
·基于Nash协商模型的非线性协调定价策略 | 第78-79页 |
·关于协调定价策略的进一步讨论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针对绿色产品不确定性需求信息的核心企业及其下游销售商协调策略研究 | 第81-90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描述 | 第81-82页 |
·市场需求确定情况下的协调模型 | 第82-84页 |
·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信息情况下的协调模型 | 第84-87页 |
·数值仿真分析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一种基于核心企业的绿色供应链产品销售短期预测方法 | 第90-98页 |
·推广的遗忘因子预测法(EFFM)介绍 | 第91-94页 |
·EFFM的特点与预测过程描述 | 第94页 |
·实例分析 | 第94-98页 |
·结论 | 第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5 绿色供应链运营中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研究 | 第100-138页 |
·绿色供应链运营中的激励问题及激励机制阐述 | 第100-104页 |
·绿色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实施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100-101页 |
·绿色供应链中实施激励机制涉及的主要内容 | 第101-103页 |
·激励理论及其在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中的应用简介 | 第103-104页 |
·针对绿色原材料采购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研究 | 第104-110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描述 | 第105-106页 |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设计 | 第106-108页 |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设计 | 第108-110页 |
·结论 | 第110页 |
·促进上游企业绿色技术研发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研究(一)一一针对为提高中间品绿色度而进行研发的情况 | 第110-115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描述 | 第111-112页 |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核心企业协调机制设计 | 第112-113页 |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设计 | 第113-114页 |
·两种机制的比较及主要结论阐述 | 第114-115页 |
·促进上游企业绿色技术研发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研究(二)一一针对为降低中间品生产成本而进行研发的情况 | 第115-124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描述 | 第115-116页 |
·供应商未进行研发前的双方决策 | 第116-117页 |
·供应商进行研发时的双方决策 | 第117-121页 |
·关于α~(SB)以及各种收益的数值仿真分析 | 第121-123页 |
·结论 | 第123-124页 |
·针对绿色产品营销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研究 | 第124-136页 |
·模型背景及参数描述 | 第124-125页 |
·销售能力α为离散类型的核心企业激励机制设计 | 第125-130页 |
·线性混同激励机制设计 | 第126-127页 |
·线性分离激励机制设计 | 第127-129页 |
·线性混同激励机制和线性分离激励机制的比较 | 第129-130页 |
·销售能力α为连续类型的线性激励机制设计 | 第130-133页 |
·线性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的建立 | 第130-132页 |
·线性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的求解 | 第132-133页 |
·关于核心企业期望收益的数值仿真 | 第133-136页 |
·结论 | 第136页 |
·小结 | 第136-138页 |
6 针对绿色供应链运营外部环境的核心企业决策行为研究 | 第138-166页 |
·绿色供应链运营外部环境情况阐述 | 第138-141页 |
·现实外部环境下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必要性 | 第138-139页 |
·外部环境中各类主体对绿色供应链运营作用简述 | 第139-141页 |
·核心企业绿色模式演化及政府作用分析 | 第141-158页 |
·模型背景描述 | 第142-143页 |
·市场机制下的核心企业绿色模式演化过程分析 | 第143-150页 |
·两个核心企业关于运营模式选择的单期博弈分析 | 第143-146页 |
·核心企业运营模式选择的博弈矩阵的构建及其演化情况的分析 | 第146-147页 |
·关于核心企业运营模式演化过程的数值仿真 | 第147-149页 |
·市场机制下核心企业运营模式演化情况的结论简述 | 第149-150页 |
·政府参与下的核心企业绿色模式演化过程分析 | 第150-158页 |
·关于核心企业运营模式选择与政府行为选择的博弈矩阵的构建 | 第150-151页 |
·政府参与下的核心企业绿色模式演化过程的分析 | 第151-154页 |
·对政府与核心企业双方博弈的演化过程的进一步分析 | 第154-157页 |
·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核心企业运营模式演化过程分析 | 第157-158页 |
·结论 | 第158页 |
·核心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及扩散过程中的决策分析 | 第158-165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描述 | 第158-160页 |
·核心企业技术创新垄断期(第一阶段)的决策分析 | 第160页 |
·绿色技术推广期(第二阶段)的stackelberg博弈分析 | 第160-162页 |
·绿色技术普及期(第三阶段)的古诺博弈分析 | 第162-164页 |
·基于绿色技术扩散过程中三个阶段比较分析的结论简述 | 第164-165页 |
·小结 | 第165-166页 |
7 全文回顾与展望 | 第166-170页 |
·全文回顾 | 第166-168页 |
·研究展望 | 第168-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7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撰写及科研项目参加情况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