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前言 | 第16-21页 |
| 第一章 cAMP和NO信号分子在缺血后适应保护离体灌流心脏中的作用 | 第21-50页 |
| 1、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21页 |
| ·试剂配制 | 第21-23页 |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 2、实验方法 | 第24-33页 |
| ·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rf灌注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 ·实验分组及方案 | 第25-26页 |
| ·离体灌流心脏组织样品的制备 | 第26页 |
| ·PDE4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组织切片及HE染色 | 第27-28页 |
| ·Total RNA抽提 | 第28页 |
| ·Realtime-PCR | 第28-30页 |
| ·Western blot法测定iNOS蛋白含量 | 第30-32页 |
| ·大鼠心肌组织中NO水平的测定 | 第32页 |
| ·LDH试剂盒检测冠脉流出液LDH水平 | 第32页 |
| ·CK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和冠脉流出液CK释放量 | 第32-33页 |
| ·心肌组织中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测定 | 第33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33页 |
| 3、实验结果 | 第33-50页 |
| ·不同缺血时间对Lvdp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不同浓度咯利普兰对心肌PDE4的抑制作用 | 第34页 |
| ·缺血后适应对离体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改变cAMP对其影响 | 第34-38页 |
|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组织酶学指标的影响及cAMP在其中的作用 | 第38-42页 |
|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组织NO含量、T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及cAMP在其中的作用 | 第42-44页 |
|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组织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及cAMP在其中的作用 | 第44-45页 |
|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组织TNF-α、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及cAMP在其中的作用 | 第45-46页 |
|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组织caspase-3基因表达和bcl-2/bax比值的影响及cAMP在其中的作用 | 第46-48页 |
| ·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48-50页 |
| 第二章 cAMP和NO信号分子在缺血后适应保护心肌细胞中的作用 | 第50-72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50-52页 |
| ·试剂 | 第50页 |
| ·溶液配制 | 第50-51页 |
| ·仪器设备和材料 | 第51-52页 |
| 2. 方法 | 第52-55页 |
| ·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 第52页 |
| ·心肌细胞搏动计数及形态学观察 | 第52页 |
| ·心肌细胞存活率的检测 | 第52-53页 |
| ·心肌细胞的鉴定 | 第53页 |
| ·细胞增殖的测定(MTT法) | 第53页 |
| ·细胞实验方案及分组 | 第53-54页 |
| ·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外LDH水平 | 第54页 |
| ·CK试剂盒检测细胞外CK释放量 | 第54页 |
| ·NO试剂盒检测细胞外NO释放量 | 第54页 |
| ·Total RNA抽提及Realtime-PCR | 第54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54-55页 |
| 3、实验结果 | 第55-72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55页 |
| ·培养心肌细胞的纯度鉴定 | 第55-56页 |
| ·细胞增殖的测定(MTT法) | 第56-58页 |
| ·后适应及各工具药对心肌细胞LDH和CK释放的影响 | 第58-61页 |
| ·后适应及各工具药对心肌细胞NO释放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后适应及各工具药对心肌细胞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2-64页 |
| ·后适应及各工具药对心肌细胞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4-66页 |
| ·后适应及各工具药对心肌细胞caspase-3基因表达及bcl-2/bax的影响 | 第66-69页 |
| ·后适应及各工具药对心肌细胞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9-72页 |
| 讨论 | 第72-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94页 |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第94-9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99页 |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