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产业集聚理论在济源工业产业布局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重要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第14-19页
   ·产业集聚的定义第14页
   ·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第14-18页
     ·空间集聚理论第14-15页
     ·产业区位论第15页
     ·增长极理论第15-16页
     ·新竞争优势理论第16页
     ·新制度经济的交易费用理论第16-17页
     ·新经济地理学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第17-18页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18-19页
第三章 产业集聚区现象分析第19-32页
   ·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第19-21页
   ·世界产业集聚区现象分析第21-25页
     ·分布特点第21页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群第21-22页
     ·日本沿太平洋产业群第22-23页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第23-24页
     ·印度班加罗尔IT产业群第24-25页
   ·国内产业集聚区现象分析第25-32页
     ·国内产业集聚区分布特点第25-27页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第27页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第27-28页
     ·浙江制造业产业群第28-29页
     ·国家火炬计划济源矿用机电产业基地第29-32页
第四章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现状分析第32-39页
   ·产业集聚区概况第32-33页
     ·区域分析第32页
     ·现状分析第32-33页
   ·产业集聚区分布特点及主要特征第33-34页
     ·数量分布第33页
     ·类型分布第33页
     ·级别分布第33页
     ·综合评价第33-34页
   ·产业集聚区规划分类第34-37页
   ·产业集聚区对河南发展的重要薰义第37-39页
第五章 产业集聚理论在济源工业产业布局调整中的应用第39-55页
   ·济源市工业产业布局现状分析第39-42页
     ·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结构——"一三三"第39页
     ·原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一园两带三区"第39-40页
     ·济源工业产业发展回顾第40-41页
     ·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调整中的济源工业产业布局分析第42-47页
     ·市域层面的产城一体第42-44页
     ·核心区:一心三组团的复合城市第44-45页
     ·复合组团层面第45-47页
   ·各产业集聚区产业规划第47-52页
     ·虎岭产业集聚区第47-48页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第48-49页
     ·玉川产业集聚区第49-51页
     ·集聚区产业发展目标第51-52页
   ·产业集聚区对优化济源工业产业布局的意义第52-55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5-57页
   ·结论第55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巩义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下一篇:黄河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