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结构 | 第11-12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城市景观评价概述 | 第14-25页 |
·城市景观评价概况 | 第14-15页 |
·城市景观评价体系的结构组成 | 第15-18页 |
·城市景观评价的主体 | 第15-16页 |
·城市景观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 第16-17页 |
·城市景观评价的标准 | 第17-18页 |
·城市景观评价的方法 | 第18页 |
·城市景观评价的结论 | 第18页 |
·城市景观设计的阶段 | 第18-19页 |
·景观评价相关的理论框架 | 第19-22页 |
·植物学理论 | 第20页 |
·生态学知识理论 | 第20-21页 |
·地理学知识理论 | 第21页 |
·哲学理论 | 第21-22页 |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22页 |
·城市景观评价的内容 | 第22-24页 |
·生态学评价内容 | 第22-23页 |
·美学评价内容 | 第23-24页 |
·环境心理学评价内容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城市景观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探索 | 第25-41页 |
·公众参与概述 | 第25-26页 |
·公众和城市景观评价之间关系 | 第26-27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作用机制 | 第27-32页 |
·参与主体 | 第28-29页 |
·参与事项 | 第29页 |
·参与方式 | 第29-31页 |
·参与效力 | 第31-32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经验借鉴 | 第32-40页 |
·国外公众参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32-33页 |
·相关理论框架 | 第33-35页 |
·西方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案例借鉴 | 第35-39页 |
·启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我国城市景观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 | 第41-49页 |
·我国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41-42页 |
·我国现行的关于公众参与法律依据 | 第42-45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第42页 |
·《齐齐哈尔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 第42页 |
·《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 | 第42页 |
·《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 | 第42-43页 |
·《北京市绿化条例》 | 第43-44页 |
·《上海市绿化条例》 | 第44页 |
·《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 | 第44页 |
·《天津市公园条例》 | 第44-45页 |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 第45页 |
·我国当前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全面 | 第46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形式单一 | 第46-47页 |
·公众的积极性还有提升的空间 | 第47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工作反馈效果欠佳 | 第47页 |
·专业技术人员对公众参与重视程度不够 | 第47-48页 |
·公众参与中对公众的教育、宣传的效果大于实际采纳效果 | 第48页 |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模式还不完善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意义分析 | 第49-58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意义的普遍意义 | 第49-53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对于公众的意义 | 第50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对于设计者的意义 | 第50-51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对于政府部门的意义 | 第51-53页 |
·影响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工作的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体制还不完善 | 第54-55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受利益影响 | 第55页 |
·公众的受教育水平和参与意识影响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 | 第55-56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缺乏保障体系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构建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工作体系 | 第58-72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体系构建原则 | 第58-60页 |
·合法性原则 | 第58-59页 |
·有效性原则 | 第59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59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59-60页 |
·科学系统性 | 第60页 |
·动态发展性原则 | 第60页 |
·构建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工作体系的前提 | 第60-61页 |
·构建城市景观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程序体系 | 第61-65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项目设计立项阶段评价 | 第63-64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方案设计选择阶段评价 | 第64页 |
·城市景观方案施工阶段评价 | 第64页 |
·项目完成后使用及维护阶段评价 | 第64-65页 |
·构建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保障体系 | 第65-68页 |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前提 | 第65-66页 |
·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是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基础 | 第66-67页 |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社会观念是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思想保障 | 第67-68页 |
·资金是保障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坚实后盾 | 第68页 |
·构建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效果检验体系 | 第68-70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程序检验 | 第69-70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技术检验 | 第70页 |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评价的社会意义检验 | 第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