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数字电路板板级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LabVIEW 与测试系统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电路板测试系统的意义 | 第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测试系统的测试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18页 |
·系统的测试原理 | 第13-15页 |
·放大器电路的测量原理 | 第13-14页 |
·时间延迟电路充放电时间的测量原理 | 第14页 |
·总线的读写过程的测试原理 | 第14-15页 |
·测试系统所需的资源 | 第15页 |
·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3 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8-31页 |
·测试系统的硬件选型与配置 | 第18-24页 |
·被测对象的特征 | 第18-19页 |
·数据采集板卡的选择 | 第19-21页 |
·PXI 总线的选择 | 第21-22页 |
·零插拔连接器的选择 | 第22-23页 |
·PXI 机箱的选择 | 第23页 |
·所有资源汇总 | 第23-24页 |
·电源部分的设计 | 第24-25页 |
·主适配器的设计 | 第25-28页 |
·主适配器电路板的总体布局 | 第25页 |
·主适配器上继电器板卡的输出之间的连接设计 | 第25-28页 |
·子适配器的设计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4 测试子程序的分层设计 | 第31-46页 |
·四层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 第31-32页 |
·底层设备驱动层程序设计 | 第32-37页 |
·数据库查找模块 | 第32-33页 |
·继电器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第33-34页 |
·信号发生模块程序设计 | 第34-36页 |
·测试信号模块程序设计 | 第36-37页 |
·测试语句驱动层程序设计 | 第37-41页 |
·模拟输入程序的实现 | 第37-38页 |
·模拟输入程序的实现 | 第38-39页 |
·测量模拟信号变化时间程序的设计 | 第39-41页 |
·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定位层的设计 | 第41-44页 |
·专家系统的原理 | 第41-42页 |
·专家系统在电路板测试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42-44页 |
·测试子程序层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5 本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第46-55页 |
·初始化界面程序设计 | 第46-47页 |
·选择被测板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系统的主程序的设计 | 第48-51页 |
·处理测试结果程序的设计 | 第51-52页 |
·实时显示程序的设计 | 第51页 |
·测试结果保存到excel 程序的设计 | 第51-52页 |
·可执行文件的生成 | 第52-54页 |
·Vi 生成exe 的过程 | 第52-53页 |
·本系统EXE 文件的生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6 测试信号的处理与性能计算 | 第55-59页 |
·采样率的选取及其分析 | 第55-56页 |
·异常数据处理 | 第56页 |
·递推平滑滤波仿真与性能比较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7 现场调试结果及应用效果分析 | 第59-64页 |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 第59-60页 |
·现场调试过程分析 | 第60-62页 |
·测试模块负载的问题 | 第60页 |
·电路系统的干扰问题 | 第60-62页 |
·应用效果分析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8 结论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附录1:系统的硬件示意图 | 第69-70页 |
附录2:现场运行情况图片 | 第70-71页 |
附录3: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