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前言 | 第10页 |
·桩的分类及桩基础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 第10-11页 |
·桩基础的定义 | 第10页 |
·桩的分类 | 第10-11页 |
·桩基础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 第11页 |
·桩基础适用性 | 第11-12页 |
·钻孔灌注后压浆桩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后压浆的定义及其发展 | 第12-13页 |
·钻孔灌注后压浆桩注浆的分类 | 第13-15页 |
·钻孔灌注后压浆桩在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 第15页 |
·钻孔灌注后压浆桩在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第15-16页 |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后压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的机理 | 第17-26页 |
·后压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的作用效果 | 第17-18页 |
·桩端后压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的机理 | 第18-20页 |
·桩侧后压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的机理 | 第20-21页 |
·复式压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的机理 | 第21-22页 |
·复式压浆的定义及特点 | 第21页 |
·复式压浆中的几种加固效应 | 第21-22页 |
·压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的化学机理 | 第22-26页 |
·土的矿物成分及对工程性质的影响 | 第22-23页 |
·水泥浆的化学作用机理 | 第23-25页 |
·化学浆液的化学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后压浆桩的试验分析 | 第26-41页 |
·工程概况 | 第26页 |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状况 | 第26-27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 | 第27-34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试桩过程中情况说明 | 第29页 |
·试桩桩侧、桩端后压浆施工参数 | 第29-30页 |
·试验成果 | 第30-32页 |
·试桩成果分析 | 第32-34页 |
·桩侧阻力发挥性状分析 | 第34-38页 |
·试验成果 | 第34-37页 |
·通过桩侧阻力发挥值确定合理的桩长 | 第37-38页 |
·No.1、No.2、No.3三根试桩的工程评价 | 第38-39页 |
·试验的结论与建议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桩侧阻力强化效应及灰色理论对压浆桩承载力预测的讨论 | 第41-53页 |
·概述 | 第41页 |
·桩侧阻力强化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41-44页 |
·第一种观点的论证 | 第41-42页 |
·第二种观点的解释 | 第42-44页 |
·注浆技术对桩侧阻力强化效应的提高及工程意义 | 第44-45页 |
·灰色关联理论对压浆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 第45-53页 |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 第45-46页 |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工程实例 | 第49-53页 |
第五章 钻孔灌注后压浆桩在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3-66页 |
·引言 | 第53页 |
·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与承载力关系分析 | 第53-59页 |
·孔底沉渣问题 | 第53-54页 |
·桩周泥皮问题 | 第54-55页 |
·孔壁粗糙度问题 | 第55-57页 |
·成孔时间问题 | 第57-59页 |
·注浆施工质量问题与承载力关系分析 | 第59-63页 |
·注浆材料的选择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60页 |
·注浆量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注浆压力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浆液浓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62-63页 |
·后压浆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其防治 | 第63-66页 |
·压浆管被堵塞 | 第63页 |
·压浆管被包裹 | 第63-64页 |
·地面冒浆 | 第64页 |
·地下串浆 | 第64页 |
·后压浆事故的防治 | 第64-66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论文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