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杂剧包公戏谈公案剧对公案文学的发展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元杂剧包公戏的创作及其作品 | 第9-16页 |
| ·元杂剧包公戏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元杂剧包公戏概述 | 第12-13页 |
| ·元杂剧包公戏的创作 | 第13-15页 |
| ·前期公案文学的发展脉络 | 第15-16页 |
| 2.包公戏对清官戏、冤魂小说、冤案小说的发展 | 第16-22页 |
| ·对清官形象的典型塑造 | 第16-19页 |
| ·对冤魂小说的继承和创新 | 第19-21页 |
| ·对冤案小说的继承和创新 | 第21-22页 |
| 3.包公戏对公案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 第22-30页 |
| ·成熟的结构艺术 | 第22-25页 |
| ·各种叙述描写更加生动具体 | 第25-27页 |
| ·戏曲形式的特殊文学效果 | 第27-30页 |
| 4.包公戏对公案文学思想意蕴的发展 | 第30-40页 |
| ·深刻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 | 第30-33页 |
| ·法律文化在包公戏中的反映 | 第33-36页 |
| ·传统文化在包公戏中的反映 | 第36-40页 |
| ·释道文化 | 第36-38页 |
| ·儒家文化 | 第38-39页 |
| ·世俗文化 | 第39-40页 |
| 5.包公戏的地位、影响及发展原因 | 第40-43页 |
| ·包公戏的地位和影响 | 第40-41页 |
| ·包公戏的发展原因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