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4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7页 |
| 1 有机磷农药 | 第13-15页 |
| ·有机磷农药使用情况简介 | 第13页 |
| ·有机磷农药的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 ·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理 | 第14-15页 |
| ·研究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重要意义 | 第15页 |
| 2 有机磷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 ·液液萃取 | 第15-16页 |
| ·固相微萃取 | 第16页 |
| ·顶空固相微萃取 | 第16页 |
|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 | 第16-17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第17页 |
| ·微波辅助萃取 | 第17页 |
| ·固相萃取技术 | 第17-20页 |
| ·固相萃取概念及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 ·SPE柱的类型 | 第18页 |
| ·固相萃取装置及基本操作步骤 | 第18-20页 |
| ·固相萃取装置 | 第18-19页 |
| ·基本操作步骤 | 第19-20页 |
| ·固相萃取方法的优点 | 第20页 |
| ·应用实例 | 第20页 |
| ·凝胶渗透色谱法 | 第20-22页 |
| ·凝胶渗透色谱的基本原理 | 第21页 |
| ·凝胶的种类及应用 | 第21页 |
| ·凝胶渗透色谱仪 | 第21页 |
| ·凝胶渗透色谱的应用 | 第21-22页 |
| 3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方法 | 第22-25页 |
|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第22-2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第23页 |
| ·生物传感器 | 第23-24页 |
| ·薄层色谱 | 第24页 |
| ·酶抑制测定法 | 第24页 |
| ·免疫测定法 | 第24-25页 |
| ·毛细管区带电泳 | 第25页 |
|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27-36页 |
| 1 蔬菜的选择 | 第27页 |
| ·蔬菜品种的选择 | 第27页 |
| ·蔬菜的储备 | 第27页 |
| 2 农药的选择 | 第27-34页 |
| ·农药品种的选择 | 第27-34页 |
| ·单标的配制 | 第34页 |
| ·混标的配制 | 第34页 |
| 3 主要的试剂及试剂的预处理 | 第34页 |
| ·主要的试剂 | 第34页 |
| ·试剂的预处理 | 第34页 |
| 4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 1 样品制备 | 第36页 |
| 2 4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有机磷农药的提取 | 第36页 |
| ·提取物的净化 | 第36页 |
| ·GPC净化 | 第36页 |
| ·SPE净化 | 第36页 |
| 3 气相色谱条件 | 第36-37页 |
| 4 定量检测 | 第37页 |
| 5 计算结果和表述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61页 |
| 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 ·提取方式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38页 |
| ·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提取溶剂用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第39页 |
|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39页 |
| 2 净化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 ·GPC条件的优化 | 第40页 |
| ·凝胶柱填料和流动相的选择 | 第40页 |
| ·有机磷农药收集时间的确定 | 第40页 |
| ·SPE净化条件的优化 | 第40-41页 |
| ·固相萃取填料的确定 | 第41页 |
| ·洗脱溶剂的选择 | 第41页 |
| ·洗脱溶剂用量的确定 | 第41页 |
| 3 GC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41-42页 |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41-42页 |
| ·气相色谱检测器的选择 | 第42页 |
| 4. 标准曲线 | 第42-44页 |
| 5 方法的检测限及各国的限量要求 | 第44-46页 |
| 6 蔬菜中添加目标农药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46-57页 |
| 7 各蔬菜中添加农药混标的色谱图 | 第57-6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个人简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