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乳酸克鲁维酵母乳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17页
   ·乳糖酶的来源第11页
   ·乳糖酶的应用第11-13页
     ·治疗乳糖不耐受症第11-12页
     ·生产低聚半乳糖和功能性低聚糖第12页
     ·促进果蔬软化和成熟第12-13页
     ·其他用途第13页
   ·原核基因表达系统第13-15页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第13-14页
     ·链霉菌表达系统第14页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14-15页
   ·基因工程菌技术在乳糖酶生产中的应用第15-16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6页
   ·材料第17-18页
     ·菌株和重组表达质粒第17页
     ·酶与试剂第17页
     ·仪器第17页
     ·培养基第17页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17-18页
   ·方法第18-26页
     ·乳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第18-22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18-19页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lac4转化大肠杆菌BL21第19页
       ·乳糖酶酶活性标准曲线的绘制和酶活性测定第19-21页
       ·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绘制和蛋白浓度测定第21页
       ·乳糖酶的诱导表达和SDS-PAGE检测第21页
       ·乳糖酶的纯化和SDS-PAGE检测第21-22页
     ·原核表达乳糖酶的酶学性质测定第22-24页
       ·乳糖酶原酶液的制备第22页
       ·乳糖酶酶活性的检测第22页
       ·乳糖酶的最适pH测定第22页
       ·乳糖酶的最适温度测定第22-23页
       ·乳糖酶的pH稳定性测定第23页
       ·乳糖酶的热稳定性测定第23页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乳糖酶活性的影响第23页
       ·乳糖酶的K_m和V_(max)的测定第23-24页
     ·乳糖酶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探索第24-26页
       ·C源单因素实验第24页
       ·N源单因素实验第24页
       ·C、N源正交实验第24-25页
       ·工程菌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41页
   ·乳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第26-29页
     ·乳糖酶酶活性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6页
     ·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绘制第26-27页
     ·乳糖酶的诱导表达和SDS-PAGE检测第27-28页
     ·乳糖酶的纯化和SDS-PAGE检测第28-29页
   ·原核表达乳糖酶的酶学性质测定第29-36页
     ·乳糖酶的最适pH第29-30页
     ·乳糖酶的最适温度测定第30-31页
     ·乳糖酶的pH稳定性测定第31-32页
     ·乳糖酶的热稳定性测定第32-34页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乳糖酶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乳糖酶的K_m和V_(max)的测定第35-36页
   ·乳糖酶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探索第36-41页
     ·C源单因素实验结果第36-37页
     ·N源单因素实验结果第37页
     ·C、N源正交实验结果第37-39页
     ·工程菌发酵条件正交试验第39-41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1-45页
   ·结论第41-42页
   ·讨论第42-45页
     ·乳糖酶的原核表达第42-43页
     ·乳糖酶的酶学性质第43页
     ·乳糖酶发酵条件探索第43-45页
5 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抗9512-3高产菌株的选育
下一篇:鄂州市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