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质量功能展开模式研究 | 第12-13页 |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第15-17页 |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规划目标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4页 |
·农村公路质量规划目标分析 | 第19-22页 |
·农村公路功能目标分析 | 第19-21页 |
·农村公路建设成本合理性目标分析 | 第21页 |
·区域环境适应性目标分析 | 第21-22页 |
·农村公路质量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质量规划依据可靠性因素分析 | 第22页 |
·质量规划方法科学性因素分析 | 第22-23页 |
·质量规划决策程序规范性因素分析 | 第23页 |
·质量规划决策监督机制健全性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 QFD 技术农村公路质量规划分析 | 第24-35页 |
·QFD 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QFD 的内涵 | 第24-25页 |
·QFD 基本阶段分析 | 第25-26页 |
·农村公路规划阶段质量屋构建 | 第26-27页 |
·质量屋的基本结构分析 | 第26页 |
·农村公路规划阶段质量屋构建 | 第26-27页 |
·质量屋中各参数配置及计算 | 第27-35页 |
·用户需求权重分析 | 第27-29页 |
·用户需求与技术需求关系矩阵分析 | 第29页 |
·农村公路技术需求指标量化分析 | 第29-31页 |
·农村公路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分析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基于 QFD 技术农村公路工程规划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第35-43页 |
·模糊评判模型的构建方法 | 第35-38页 |
·模糊集论 | 第35-36页 |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多级模糊评判模型 | 第37-38页 |
·QFD 中灰色多层次模糊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 第38-40页 |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页 |
·制定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及标准 | 第38页 |
·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 第38-39页 |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 第39页 |
·确定灰色评估权向量及权矩阵 | 第39-40页 |
·模糊综合运算 | 第40页 |
·多规划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43-65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项目概况 | 第43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交通流量预测 | 第43-49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各类数据 | 第43-46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交通流量预测计算 | 第46-49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经济合理性分析 | 第49-53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交通成本效益分析 | 第49-52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经济评价分析 | 第52-53页 |
·湖南省新田─嘉禾二级公路规划质量评价 | 第53-60页 |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53-54页 |
·制定评价指标评分等级及标准 | 第54页 |
·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 | 第54-57页 |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 第57-58页 |
·确定灰色评估权向量及权矩阵 | 第58-59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9-60页 |
·农村公路规划质量措施分析 | 第60-62页 |
·多方案农村公路规划质量评判算例分析 | 第62-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1. 结论 | 第65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65-66页 |
3.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 第71-72页 |
附录B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