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9页 |
1.1 虚拟机技术概述 | 第15-20页 |
1.1.1 KVM虚拟机架构 | 第16-17页 |
1.1.2 硬件支持的处理器虚拟化 | 第17页 |
1.1.3 内存虚拟化 | 第17-19页 |
1.1.4 I/O虚拟化 | 第19-20页 |
1.2 虚拟机安全相关技术 | 第20-23页 |
1.2.1 虚拟机自省技术 | 第20-21页 |
1.2.2 Intel VT-d设备虚拟化支持 | 第21页 |
1.2.3 网络功能虚拟化 | 第21-23页 |
1.2.4 网络服务功能链 | 第23页 |
1.3 研究动机 | 第23-26页 |
1.4 本文的贡献 | 第26-27页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虚拟机安全保障技术的相关研究 | 第29-35页 |
2.1 虚拟机安全监控 | 第29-31页 |
2.1.1 入侵检测 | 第30页 |
2.1.2 恶意代码检测 | 第30页 |
2.1.3 完整性保护 | 第30页 |
2.1.4 虚拟机防病毒 | 第30-31页 |
2.2 虚拟机DMA安全 | 第31-32页 |
2.2.1 DMA映射策略 | 第31-32页 |
2.2.2 IOMMU | 第32页 |
2.2.3 vIOMMU | 第32页 |
2.2.4 IOMMU性能优化及评价 | 第32页 |
2.3 虚拟机网络安全 | 第32-34页 |
2.3.1 VEPA | 第33页 |
2.3.2 NFV性能优化 | 第33-34页 |
2.3.3 TCP/IP协议栈卸载技术 | 第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虚拟机环境下的无代理运行时代码安全监控 | 第35-51页 |
3.1 研究背景和动机 | 第35-36页 |
3.2 基于“首次执行”事件的无代理运行时虚拟机代码安全监控技术 | 第36-38页 |
3.3 无代理虚拟机防病毒系统——VirtAV | 第38-45页 |
3.3.1 VirtAV系统架构 | 第39-40页 |
3.3.2 病毒内存特征码 | 第40-42页 |
3.3.3 内存中的病毒扫描 | 第42-44页 |
3.3.4 性能优化设计 | 第44-45页 |
3.3.5 病毒处置 | 第45页 |
3.4 性能评测 | 第45-50页 |
3.4.1 实验配置 | 第45-46页 |
3.4.2 功能验证 | 第46页 |
3.4.3 性能评测 | 第46-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虚拟机DMA内存数据安全保障及其性能优化 | 第51-77页 |
4.1 研究动机 | 第51-52页 |
4.2 虚拟机中的DMA安全问题 | 第52-53页 |
4.3 基于半虚拟化IOMMU的DMA安全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3-68页 |
4.3.1 总体架构 | 第53-55页 |
4.3.2 针对模拟设备的DMA访问控制 | 第55-57页 |
4.3.3 PVIOMMU的工作流程 | 第57-58页 |
4.3.4 客户机侧优化 | 第58-67页 |
4.3.5 宿主机侧优化 | 第67-68页 |
4.4 性能评测 | 第68-76页 |
4.4.1 实验配置 | 第69页 |
4.4.2 以太网性能测试 | 第69-74页 |
4.4.3 IB网络性能测试 | 第74-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NFV环境下的虚拟网络安全保障及其性能优化 | 第77-97页 |
5.1 研究动机 | 第77-79页 |
5.2 以虚拟机为中心的轻量级服务功能链 | 第79-90页 |
5.2.1 TOSEC平台总体架构 | 第80-81页 |
5.2.2 术语定义 | 第81-82页 |
5.2.3 TCP/IP协议栈卸载设计 | 第82-85页 |
5.2.4 网络安全虚拟机的设计 | 第85-86页 |
5.2.5 CPU资源调度 | 第86-90页 |
5.3 性能评测 | 第90-95页 |
5.3.1 实验配置 | 第90页 |
5.3.2 评测结果 | 第90-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7-99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7-98页 |
6.2 未来的研究工作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作者简历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