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侧链接枝液晶—聚L-丙交酯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聚乳酸和螺旋聚合物第12页
   ·具有巨大旋光性能的螺旋聚合物-聚乳酸(PLA)第12-20页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聚乳酸的合成第13-14页
     ·聚乳酸的螺旋结构和旋光性能第14-19页
     ·PLA的有序性研究第19-20页
   ·液晶第20-30页
     ·液晶高分子第23页
     ·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第24-25页
     ·液晶高分子的表征方法第25-28页
     ·聚丙烯酸酯侧链液晶高分子第28-30页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和主要内容第30-32页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30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2-38页
   ·实验试剂第32-33页
   ·实验仪器及研究方法第33-34页
     ·~1H NMR测试及计算第33-34页
   ·UV-VIS光谱测试第34页
     ·仪器第34页
   ·凝胶渗透色谱(GPC)第34-35页
     ·仪器第34-35页
   ·热台偏光显微镜(POM)观察第35页
     ·仪器第35页
     ·玻片处理第35页
     ·观察方法第35页
   ·示差扫描量热(DSC)第35页
   ·X-RAY衍射第35-36页
     ·仪器第35-36页
     ·制样方法第36页
   ·圆二色谱第36-37页
     ·侧链接枝聚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的旋光性测试第36页
     ·侧链接枝聚丙交酯聚合物固体薄膜的旋光性测试第36-37页
     ·数据处理及摩尔偏光率的计算第37页
   ·其它仪器第37-38页
第三章 丙烯酸液晶基元酯和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38-57页
   ·丙烯酸液晶基元酯的合成第39-43页
     ·AO6OPPO6的合成路线第39页
     ·AO6OPCOOPCOO6的合成路线第39-40页
     ·实验步骤及结构第40-43页
   ·聚L-丙交酯的合成第43-47页
     ·准备工作第44页
     ·辛酸亚锡-甲苯溶液浓度的确定第44页
     ·聚L-丙交酯的合成步骤第44-47页
   ·丙烯酸聚乳酸链段酯的制备第47-50页
     ·反应方程式第47页
     ·制备方法第47-50页
   ·侧链接枝液晶-聚L-丙交酯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第50-53页
     ·聚合过程中引发剂AIBN用量的确定第50-51页
     ·侧链接枝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步骤通法第51-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56页
     ·聚L-丙交酯与丙烯酸聚乳酸链段酯的合成分析第53页
     ·样品的纯化处理第53-54页
     ·丙烯酸聚乳酸链段酯的聚合度与聚丙烯酸酯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丙烯酸液晶基元酯与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液晶性研究第57-79页
   ·热分析(DSC)研究第57-65页
     ·丙烯酸液晶基元酯的DSC观察第57-58页
     ·侧链接枝液晶-聚L-丙交酯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DSC观察第58-65页
   ·偏光显微镜(POM)观察第65-72页
     ·丙烯酸液晶基元酯的POM结果第65-67页
     ·侧链接枝液晶-聚L-丙交酯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POM观察第67-72页
   ·X射线衍射(XRD)的初步研究结果第72-77页
     ·xAO6OPPO6-yAOLA_nO6(n=10,20,30,40)的XRD分析第72-74页
     ·xAO6OPCOOPCOO6-yAOLA_nO6(n=10,20,30,40)的XRD分析第74-75页
     ·P-AOLA_nO6OPPO6(n=10,20,30,40)的XRD分析第75-76页
     ·P-AOLA_nO6(n=10,20,30,40)的XRD分析第76-77页
     ·侧链接枝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XRD分析结论第77页
     ·液晶-聚L-丙交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度分析第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侧链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旋光性能研究初探第79-86页
   ·光的偏振和圆二色第79-81页
     ·光的偏振第79页
     ·圆二色谱(CD)第79-81页
   ·侧链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旋光性能研究第81-84页
     ·侧链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的旋光性能测试与研究第81-83页
     ·侧链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固体薄膜的旋光性能初探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本文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6-89页
   ·本文结论第86-87页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致谢第94-9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淀粉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下一篇:虚拟机安全保障及其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