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目录 | 第1-6页 |
表目录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11-13页 |
·台湾电信自由化 | 第11-13页 |
·台湾行动通信发展概略 | 第13-21页 |
·行动通信自由化 | 第13-14页 |
·行动电话用户数与普及率 | 第14-16页 |
·通信话务行为的改变 | 第16-18页 |
·行动电话营收 | 第18-19页 |
·平均每人贡献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ARPU) | 第19页 |
·用户取得成本(Acquisition Cost or Subscription Cost) | 第19-20页 |
·法令、政策上的限制,徒增营运成本 | 第20页 |
·消费者更换手机行为 | 第20-21页 |
·研究动机 | 第21-22页 |
·研究流程 | 第22页 |
·研究假设 | 第22-23页 |
2 信用评估相关文献 | 第23-39页 |
·世界信用行业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 第23页 |
·信用评估原则 | 第23-25页 |
·个人信用评分的产生和方法发展 | 第25-28页 |
·个人信用评分的现实意义 | 第25页 |
·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25-28页 |
·其它信用评分模型的出现 | 第28页 |
·个人信用评分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 第28-30页 |
·基本原理 | 第28页 |
·信用评分的功能 | 第28-29页 |
·个人信用评分类型 | 第29-30页 |
·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建立 | 第30-35页 |
·模型的基本要素 | 第30-31页 |
·建立模型的技术 | 第31-32页 |
·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步骤 | 第32页 |
·信用评分卡的开发 | 第32-34页 |
·运用信用评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4-35页 |
·数据探勘的应用 | 第35-39页 |
·数据探勘的定义 | 第35-36页 |
·数据探勘(Data Mining)于企业之应用 | 第36-39页 |
3 台湾行动电话产业特性与个案建模流程概述 | 第39-64页 |
·作业概述 | 第39页 |
·ARPB与ARPU的差别 | 第39-41页 |
·电信业者实务研究对象 | 第41-43页 |
·研究对象简介 | 第41页 |
·研究对象营运绩效 | 第41-43页 |
·TWM公司「信用评分模型」建置流程 | 第43-64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44-48页 |
·运算法的选定 | 第48-50页 |
·变量预处理与筛选 | 第50-52页 |
·模型建置 | 第52-53页 |
·模型评估 | 第53-58页 |
·模型追踪报表 | 第58-64页 |
4 实证结果与资料分析 | 第64-88页 |
·候选变数 | 第64-72页 |
·模型验证 | 第72-80页 |
·Gini系数 | 第72-73页 |
·K-S值 | 第73页 |
·Log Odds图表 | 第73-74页 |
·System Stability Report评分稳定度报表之PSI指标 | 第74页 |
·Characteristic Report评分特性报表 | 第74-75页 |
·Vintage Report用户租期(Tenure)累积违约率分析 | 第75-77页 |
·转置矩阵 | 第77-80页 |
·选择Cut-off分数 | 第80-81页 |
·模型预测与实际比较 | 第81页 |
·上线与应用 | 第81-8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附录1 | 第91-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