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

地域性的设计方法在天津当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1页
 一、研究缘起第7页
 二、研究范围第7-8页
 三、既往研究第8页
 四、研究的意义第8-10页
 五、研究的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地域性概述第11-21页
   ·地域性的概念第11-12页
   ·地域性理论的发展第12-15页
     ·早期地域主义第12-13页
     ·新地域主义第13-14页
     ·批判的地域主义第14-15页
   ·地域性的要素第15-21页
     ·环境要素第16-18页
     ·文化要素第18-20页
     ·技术要素第20-21页
第二章 地域性的设计方法第21-40页
   ·环境——从自然的回归到场所精神第21-26页
     ·融入自然环境第21-23页
     ·延续城市文脉第23-26页
   ·形式——从传统走向现代第26-30页
     ·继承原有样式第27-28页
     ·重组传统元素第28-29页
     ·语言的简化和提炼第29-30页
   ·空间——从模仿走向类型学第30-34页
     ·抽象空间原型第30-32页
     ·象征与类比第32-34页
   ·材料与技术——从乡土到“适宜”第34-40页
     ·传统材料与乡土技术的改进第35-36页
     ·传统材料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第36-38页
     ·现代技术对地域特征的回应第38-40页
第三章 天津的地域性要素第40-49页
   ·天津的地域环境第40-41页
     ·天津的自然环境第40-41页
     ·天津的城市环境第41页
   ·天津的地域文化第41-46页
     ·水文化第41-42页
     ·城厢文化第42-43页
     ·租界文化第43-46页
     ·工业文化第46页
   ·天津的传统材料和技术第46-49页
     ·砖——红砖、青砖、硫缸砖第46-48页
     ·木材第48页
     ·石材第48-49页
第四章 在天津当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第49-70页
   ·城市文脉催生地域性第49-54页
     ·天津耀华中学新教学楼——延续城市风貌第49-51页
     ·天津科技大学主楼——塑造城市节点第51-52页
     ·万科水晶城——通过更新改善城市环境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建筑形式回应地域性第54-60页
     ·天津音乐厅——继承原有建筑样式第54-55页
     ·中华剧院——重组传统元素第55-56页
     ·和平宾馆扩建——语言的简化提炼第56-58页
  小结第58-60页
   ·空间语言阐释地域性第60-65页
     ·老城厢一号地西北地块——抽象外部空间原型第60-61页
     ·老城厢三号地A1 单体建筑——过渡空间形态的类比第61-62页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内部空间意义的象征第62-64页
  小结第64-65页
   ·材料与技术展现地域性第65-70页
     ·南开大学MBA 中心楼——传统材料与乡土技术的改进第65-66页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A 座科研办公楼——现代技术对地域特征的回应第66-67页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利用地域能源达到节能要求第67-68页
  小结第68-70页
总结和启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中国建筑设计实践探新(1999~2009)
下一篇:滨海湾区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以青岛市小港湾区域城市规划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