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和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物理方法 | 第8-9页 |
·化学方法 | 第9-11页 |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第11-12页 |
·生物处理 | 第12-14页 |
·SBR 工艺 | 第14-20页 |
·SBR 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SBR 工艺处理工业废水现状 | 第16-17页 |
·SBR 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 第17-20页 |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具体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第22-30页 |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第22-24页 |
·试验装置 | 第22-23页 |
·运行方式 | 第23-24页 |
·试验用水与污泥 | 第24-26页 |
·试验用水 | 第24-25页 |
·接种污泥 | 第25-26页 |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26-30页 |
·常规测试项目 | 第26-27页 |
·耗氧速率(OUR)的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脱氢酶活性测定 | 第28-30页 |
第三章 SBR 处理污水库综合化工废水运行性能研究 | 第30-45页 |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过程 | 第30-31页 |
·培养驯化阶段试验结果 | 第31-34页 |
·培养驯化过程反应器对COD 去除效果 | 第31-32页 |
·培养驯化过程中反应器中氨氮变化 | 第32-33页 |
·培养驯化过程中MLSS、SVI 的变化 | 第33-34页 |
·培养驯化过程中MLVSS/MLSS 的变化 | 第34页 |
·稳定运行阶段试验结果 | 第34-40页 |
·稳定运行过程中COD 的去除效果 | 第35-36页 |
·稳定运行过程中氨氮的变化 | 第36-37页 |
·稳定运行过程中总氮的变化 | 第37页 |
·稳定运行过程中总磷的变化 | 第37-38页 |
·稳定运行过程中MLSS、SVI 的变化 | 第38-39页 |
·稳定运行过程中MLVSS/MLSS 的变化 | 第39-40页 |
·影响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pH 对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溶解氧对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有毒有害物质对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有机负荷对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温度对COD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废水的可生化性评价及对生物活性的抑制性 | 第45-53页 |
·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生物降解性的含义 | 第45-46页 |
·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因素 | 第46页 |
·污水库综合化工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评价 | 第46-49页 |
·BOD/COD 值测试 | 第47页 |
·耗氧速率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化 | 第47-48页 |
·脱氢酶活性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化 | 第48-49页 |
·溶解性惰性有机物质的浓度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强化SBR 处理效率及出水后处理试验 | 第53-61页 |
·粉末活性炭强化SBR | 第53-54页 |
·活性炭吸附试验 | 第54-56页 |
·Fenton 氧化法 | 第56-58页 |
·臭氧氧化法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