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引言 | 第13-2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垃圾邮件的概念 | 第13页 |
·垃圾邮件的来源 | 第13-14页 |
·垃圾邮件的危害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邮件过滤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IP 层的反垃圾邮件技术 | 第16-18页 |
·SMTP 层的反垃圾邮件技术 | 第18-19页 |
·基于规则的过滤方法 | 第19-20页 |
·基于概率统计的过滤方法 | 第20-22页 |
·论文主要研究问题 | 第22-24页 |
·邮件过滤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2-23页 |
·邮件过滤系统的过滤方法 | 第23-24页 |
·邮件过滤系统的自适应 | 第2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2 SAMFUF 的系统结构 | 第27-30页 |
·SAMFUF 的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SAMFUF 的设计流程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SAMFUF 的效率和稳定性 | 第30-39页 |
·SAMFUF 的4 种实现方式 | 第30-33页 |
·单线程处理+CSocket 通信方式 | 第30-31页 |
·多线程处理+CSocket 通信方式 | 第31-32页 |
·多线程处理+overlapped I/O 事件通信方式 | 第32页 |
·线程池处理+overlapped I/O 事件通信方式 | 第32-33页 |
·监听连接设计 | 第33-34页 |
·建立连接 | 第34-37页 |
·建立连接的设计 | 第34-36页 |
·建立连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36-37页 |
·POP3 命令处理和邮件过滤的设计 | 第37页 |
·SAMFUF 的稳定性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 SAMFUF 的透明性 | 第39-42页 |
·邮件客户端与邮件服务器间的同步连接 | 第39页 |
·邮件客户端与邮件服务器间的异步连接 | 第39-41页 |
·异步连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5 SAMFUF 的通用性 | 第42-48页 |
·基于概率统计的3 种过滤算法 | 第42-45页 |
·SVM 算法 | 第42页 |
·Bayes 算法 | 第42-43页 |
·Maximum Entropy 算法 | 第43-45页 |
·SVM、Bayes、Maximum Entropy 间的比较 | 第45页 |
·SAMFUF 通用性设计 | 第45-47页 |
·SAMFUF 通用性概要设计 | 第45-46页 |
·分词设计 | 第46-47页 |
·分类程序调用设计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6 SAMFUF 的自适应性 | 第48-54页 |
·邮件过滤系统自适应的必要性 | 第48页 |
·SAMFUF 自适应性设计 | 第48-53页 |
·SAMFUF 自适应性的概要设计 | 第48-49页 |
·邮件标签设计 | 第49-51页 |
·CGI 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监听和记录程序设计 | 第52页 |
·模型调整训练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7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4-64页 |
·SAMFUF 4 种实现方式效率比较 | 第54-56页 |
·测试环境 | 第54页 |
·实验数据 | 第54-55页 |
·实验分析 | 第55-56页 |
·SVM、BAYES、MAXIMUM ENTROPY 过滤性能比较 | 第56-58页 |
·定义 | 第56页 |
·实验数据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页 |
·MAXIMUM ENTROPY 针对不同邮件样本的过滤性能 | 第58-62页 |
·实验数据 | 第58-61页 |
·实验分析 | 第61-62页 |
·SAMFUF 模块间的效率 | 第62-64页 |
·测试环境 | 第62页 |
·实验数据 | 第62页 |
·实验分析 | 第62-64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