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拍卖信誉反馈系统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网上拍卖信誉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网上信誉问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网上拍卖信誉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国外网上拍卖信誉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网上拍卖信誉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论文结构和创新 | 第20页 |
·论文结构 | 第20页 |
·论文创新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2 网上拍卖及信誉系统的研究综述 | 第22-37页 |
·网上拍卖 | 第22-28页 |
·网上拍卖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3页 |
·网上拍卖的形式 | 第23-25页 |
·网上拍卖的特点 | 第25-26页 |
·网上拍卖的过程 | 第26-28页 |
·网上拍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28-32页 |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 第28页 |
·拍卖中信息不对称的新形式 | 第28-29页 |
·网上拍卖中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 | 第29-30页 |
·因信息不对称卖方面临的问题 | 第30-32页 |
·网上拍卖信誉价值的研究 | 第32-35页 |
·信誉的定义 | 第32-33页 |
·网上拍卖中信誉的价值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网上在线信誉评价系统分析 | 第37-44页 |
·在线信誉评价系统的概念 | 第37-38页 |
·在线信誉评价系统的作用 | 第38-40页 |
·现有的在线信誉评价系统 | 第40-41页 |
·现有信誉评价系统的缺陷分析 | 第41-43页 |
·现有信誉评价系统提供评价的低激励性 | 第41-42页 |
·现有信誉评价系统中正面评价的偏好 | 第42页 |
·现有信誉评价系统中的不公正评价 | 第42页 |
·现有信誉评价系统中的身份改变 | 第42-43页 |
·现有信誉评价系统中的识别问题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网上拍卖信誉评价建模研究 | 第44-55页 |
·现有的信誉评价模型 | 第44-45页 |
·累加信任模型 | 第44-45页 |
·均值信任模型 | 第45页 |
·现有模型的缺点与不足 | 第45页 |
·信誉评价模型的变量分析 | 第45-48页 |
·信誉反馈评分 | 第45-46页 |
·交易价值对信誉的影响 | 第46-47页 |
·买方信誉度对信誉的影响 | 第47页 |
·近期信誉度对信誉的影响 | 第47页 |
·时间权重对信誉的影响 | 第47-48页 |
·网上拍卖信誉评价模型构建 | 第48-50页 |
·模型的定义 | 第48页 |
·网上拍卖信誉评价模型 | 第48-50页 |
·简化的信誉评价模型 | 第50-53页 |
·基于用户信誉度的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基于协同过滤的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初始信誉度设置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网上拍卖信誉评价实例及其分析 | 第55-70页 |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第55-58页 |
·评价标准 | 第55页 |
·ELECTRE-Ⅰ评价方法介绍 | 第55-58页 |
·模型比较 | 第58-69页 |
·用户类型 | 第58-59页 |
·各种情形下各模型的TCE 计算 | 第59-67页 |
·ELECTRE-Ⅰ法比较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