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临床研究 | 第8-18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8-9页 |
| ·病例来源 | 第8页 |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8-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9-15页 |
| ·分组方法 | 第9-10页 |
| ·两组治疗前资料均衡性分析 | 第10-12页 |
| ·基础治疗 | 第12页 |
| ·药物治疗 | 第12-13页 |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3-14页 |
|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 第14-15页 |
| ·统计方法 | 第15页 |
| 3 治疗结果 | 第15-17页 |
|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体征比较(详见表8) | 第15-16页 |
| ·两组治疗前后SDS 评分比较(见表9) | 第16页 |
|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比较(见表10) | 第16-17页 |
| ·两组治疗前后TG、TC 比较(详见表11) | 第17页 |
| ·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详见表12) | 第17页 |
| 4 安全性观测 | 第17-18页 |
| 讨论 | 第18-36页 |
| 1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认识 | 第18-20页 |
|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发病情况 | 第18页 |
| ·流行病学资料 | 第18页 |
| ·病因病机 | 第18-19页 |
| ·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治疗原则 | 第19-20页 |
| 2 中医学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认识 | 第20-25页 |
| ·中医对2 型糖尿病的认识 | 第20-22页 |
| ·中医学对抑郁的认识 | 第22-25页 |
| 3 中医对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25-26页 |
| ·中医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25-26页 |
| ·中医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26页 |
| 4 方药分析 | 第26-33页 |
| ·方药配伍分析 | 第26-27页 |
| ·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7-32页 |
| ·心理综合疗法分析 | 第32-33页 |
| 5 疗效评价 | 第33-36页 |
| ·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 第33页 |
| ·调节抑郁情绪,镇静作用 | 第33-34页 |
| ·降低血糖、血脂作用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综述 | 第40-48页 |
| 附录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详细摘要 | 第5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