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第13-14页 |
一、政府信息的界定 | 第13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功能与价值 | 第21-31页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功能 | 第21-24页 |
一、专制社会的统治和治民功能 | 第21-22页 |
二、民主社会的制约权力,防止腐败功能 | 第22-23页 |
三、现代社会的保障公民参与功能 | 第23-24页 |
四、当代社会的促进行政沟通功能 | 第24页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 | 第24-31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威慑性价值 | 第25-27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正义性价值 | 第27-28页 |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公民表达自由性价值 | 第28-29页 |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共性价值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与平台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构架 | 第31-36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 | 第31-33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33-34页 |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 第34-35页 |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救济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 | 第36-41页 |
一、政府网站 | 第36-37页 |
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37-38页 |
三、大众传媒 | 第38页 |
四、面对面的交流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功能实现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41-53页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功能实现困境的表现 | 第41-46页 |
一、制约行政权力不力,腐败时有发生 | 第41-42页 |
二、无法充分的保障公民参与 | 第42-45页 |
三、无法有效的促进沟通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功能实现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46-53页 |
一、价值定位不清晰 | 第47-48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 第48-53页 |
第五章 化解政府信息公开功能实现困境的对策 | 第53-62页 |
第一节 重塑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理念 | 第53-55页 |
一、转变观念,为政府信息公开奠定思想基础 | 第53页 |
二、树立法治政府理念,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合法运行 | 第53-54页 |
三、树立民本政府的理念,明确广大民众才是政府信息的真正拥有者 | 第54页 |
四、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还权于民 | 第54-55页 |
五、树立服务政府的理念,彰显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共性 | 第55页 |
第二节 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55-56页 |
一、加强财政公开和权力公开,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55-56页 |
二、落实责任,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 | 第56页 |
第三节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配套制度 | 第56-58页 |
一、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 | 第56-58页 |
二、建立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 | 第58页 |
第四节 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 | 第58-62页 |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内部监督 | 第59页 |
二、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外部监督 | 第59-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