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引言 | 第17-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7-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20-27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经费来源 | 第2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孝顺竹地理居群表型性状的变异 | 第29-43页 |
·试验地与调查方法 | 第29-31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9页 |
·调查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孝顺竹5 个地理居群的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第31-35页 |
·孝顺竹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及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 | 第35-39页 |
·孝顺竹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 第39-4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基于AFLP 标记的孝顺竹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3-56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7页 |
·孝顺竹基因组DNA 提取、纯化与检测 | 第44页 |
·AFLP 反应体系 | 第44-46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6-4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孝顺竹基因组DNA 提取与检验 | 第47-48页 |
·基因组DNA 酶切、连接和预扩增 | 第48-49页 |
·选择性扩增和引物筛选 | 第49-50页 |
·AFLP 扩增片断的多态性 | 第50-51页 |
·孝顺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分化和基因流 | 第51-52页 |
·孝顺竹居群的遗传一致度及遗传距离 | 第52-5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杂交试验 | 第56-66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试验材料 | 第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5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3页 |
·孝顺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 | 第57页 |
·不同发育阶段孝顺竹花粉和柱头的生活力 | 第57-58页 |
·孝顺竹自交、杂交试验及其子代的表型特征 | 第58-61页 |
·孝顺竹×麻竹杂种的AFLP 鉴定 | 第61-6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3-66页 |
·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试验 | 第63-64页 |
·孝顺竹杂交育种的前景分析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孝顺竹愈伤组织再生技术体系构建 | 第66-90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试验材料 | 第66页 |
·试验方法 | 第66-69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86页 |
·孝顺竹5 种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及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 第69-70页 |
·孝顺竹小穗和种胚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 第70-75页 |
·孝顺竹种胚愈伤组织的增殖继代培养 | 第75-82页 |
·孝顺竹种胚愈伤组织的悬浮培养 | 第82-8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86-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0-94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讨论 | 第91-92页 |
·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3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