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轮旋压成形新工艺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旋压的定义和分类 | 第14-17页 |
| ·普通旋压 | 第15-16页 |
| ·强力旋压 | 第16-17页 |
| ·皮带轮的特种旋压成形 | 第17页 |
| ·旋压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7-20页 |
| ·空调离合器带轮旋压的成形技术 | 第19-20页 |
| ·皮带轮旋压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 ·有限元模拟技术在旋压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21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刚塑性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 ·刚塑性有限元基本方程 | 第23-24页 |
| ·刚塑性有限元的变分原理 | 第24-26页 |
| ·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变分原理 | 第24页 |
| ·刚塑性材料不完全广义变分原理 | 第24-26页 |
| ·Lagrange乘子法 | 第25页 |
| ·罚函数法 | 第25-26页 |
| ·刚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步骤 | 第26-27页 |
| ·增量变形分析方法 | 第26页 |
| ·模拟分析步骤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铲旋旋压成形有限元模拟 | 第28-40页 |
| ·DEFORM软件介绍 | 第28-29页 |
| ·铲旋旋压工艺分析 | 第29-31页 |
| ·铲旋旋压成形工艺方案 | 第29-30页 |
| ·铲旋旋压成形参数计算 | 第30-31页 |
| ·铲旋旋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 ·有限元模型的数据导入 | 第31页 |
| ·单元的选取 | 第31页 |
| ·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 ·网格的划分与重划分 | 第32页 |
| ·接触与摩擦 | 第32-33页 |
| ·加载方式 | 第33页 |
| ·时间步长和步数的确定 | 第33-34页 |
| ·旋轮形状的确定 | 第34页 |
| ·铲旋旋压有限元模型 | 第34-37页 |
| ·金属流动情况 | 第34-35页 |
| ·应力应变场分布 | 第35-36页 |
| ·成形载荷曲线分析 | 第36-37页 |
| ·工艺参数对铲旋旋压成形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旋轮半锥角对铲旋旋压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摩擦条件对铲旋旋压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铲旋旋压工艺参数优化 | 第40-46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第40-42页 |
| ·正交试验设计中常用术语 | 第40-41页 |
| ·正交表介绍 | 第41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41-42页 |
| ·铲旋旋压成形工艺的正交试验设计 | 第42-43页 |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计算极差并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 第43-44页 |
| ·优方案的确定 | 第44页 |
| ·绘制趋势图并进行试验验证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宽平皮带轮成形工艺及有限元模拟 | 第46-55页 |
| ·皮带轮的成形工艺 | 第46-47页 |
| ·宽平皮带轮成形工艺方案 | 第47-49页 |
| ·毛坯尺寸计算 | 第47-48页 |
| ·预制坯的拉深制取 | 第48-49页 |
| ·宽平皮带轮的旋压成形 | 第49页 |
| ·宽平皮带轮旋压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两种旋轮旋压成形工艺方案对比 | 第50-53页 |
| ·应变场对比 | 第50-51页 |
| ·应力场对比 | 第51-52页 |
| ·成形载荷对比 | 第52-53页 |
| ·摩擦条件对皮带轮旋压成形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