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焦家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1. 研究区范围 | 第11页 |
2. 以往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3. 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4. 论文选题及项目依托 | 第12-13页 |
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页 |
6.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13-15页 |
第1章 成矿地质背景 | 第15-30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3页 |
·区域地层 | 第16-17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17-19页 |
·区域构造 | 第19-22页 |
·区域矿产 | 第22-23页 |
·矿区地质 | 第23-30页 |
·矿区地层 | 第23-24页 |
·矿区构造 | 第24-25页 |
·矿区岩浆岩 | 第25-27页 |
·成矿岩体的锆石 U-Pb 定年 | 第27-30页 |
第2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0-41页 |
·矿体特征 | 第30-32页 |
·矿石特征 | 第32-37页 |
·矿石组成 | 第33-36页 |
·矿石组构 | 第36-37页 |
·围岩蚀变 | 第37-39页 |
·围岩蚀变类型 | 第37-38页 |
·蚀变分带 | 第38-39页 |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划分 | 第39-41页 |
第3章 矿床成因探讨 | 第41-58页 |
·成矿条件 | 第41-46页 |
·成矿地质条件 | 第41-42页 |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第42-46页 |
·成矿物质来源 | 第46-53页 |
·同位素特征 | 第46-48页 |
·碲矿物的成因信息 | 第48-49页 |
·煌斑岩、闪长玢岩与金矿化的成因联系 | 第49-53页 |
·成矿流体来源 | 第53-54页 |
·H-O 同位素特征 | 第53-54页 |
·He 和 Ar 同位素特征 | 第54页 |
·成矿时代 | 第54-55页 |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第55-58页 |
·矿床成因分析 | 第55-56页 |
·成矿模式 | 第56-58页 |
第4章 矿化富集规律研究 | 第58-65页 |
·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 第58-60页 |
·成矿前断层泥对含矿热液的阻挡作用 | 第58页 |
·断裂规模、产状与金矿化 | 第58-59页 |
·断裂构造对矿体空间定位的控制 | 第59-60页 |
·侵入岩与金矿化 | 第60-61页 |
·地层与金矿化 | 第61页 |
·工业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 | 第61-63页 |
·矿体的侧伏规律 | 第61-62页 |
·分段富集规律 | 第62-63页 |
·金矿化富集的其他规律 | 第63-64页 |
·金矿化与围岩蚀变的关系 | 第63页 |
·金矿化与成因矿物学的关系 | 第63页 |
·金矿化与成矿阶段的关系 | 第63页 |
·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63-64页 |
·找矿前景分析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图版 | 第71-8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