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四五家子油气田营城组储层特征与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33页 |
·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7-18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8-31页 |
·石油地质特征 | 第31-33页 |
第2章 沉积相研究 | 第33-50页 |
·沉积相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的定义 | 第33-34页 |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研究区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 | 第35-43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5-37页 |
·沉积相类型 | 第37-43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43-50页 |
第3章 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研究 | 第50-65页 |
·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的空间展布特征 | 第50-59页 |
·营Ⅳ砂组孔渗饱分布特征 | 第50-52页 |
·营Ⅲ砂组孔渗饱分布特征 | 第52-55页 |
·营Ⅱ砂组孔渗饱分布特征 | 第55-57页 |
·营Ⅰ砂组孔渗饱分布特征 | 第57-59页 |
·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分析 | 第59-65页 |
·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61-65页 |
第4章 油气层分布特征及气藏分析 | 第65-73页 |
·油气层分布特征 | 第65-72页 |
·典型气藏剖面分析 | 第65-71页 |
·油气层分布特征 | 第71-72页 |
·气藏特征分析 | 第72-73页 |
第5章 储层综合评价 | 第73-77页 |
·储层评价方法 | 第73-76页 |
·评价参数的选取及标准划分 | 第73页 |
·确定综合得分 | 第73-76页 |
·有利区带预测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图版Ⅰ | 第81-83页 |
图版Ⅱ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