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巢湖烔炀河水体污染特征及生态修复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巢湖流域概况第15-16页
   ·研究现状第16-19页
     ·巢湖水环境研究进展第16-17页
     ·水生植物污染净化研究进展第17-18页
     ·巢湖入湖河流水环境问题研究进展第18-19页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烔炀河概况及采样第21-24页
   ·烔炀河概况第21-22页
   ·样品的采集及制备第22-24页
     ·采样点布置第22-23页
     ·样品采集第23页
     ·植物样品制备第23-24页
第三章 测试结果分析第24-35页
   ·水样中pH 值和溶解氧的测定第24-25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4-25页
   ·水样中氨氮的测定第25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5页
   ·水样中硝酸盐氮的测定第25-26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6页
   ·水样中亚硝酸盐氮测定第26-27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7页
   ·水样中高锰酸钾指数(CODMn)测定第27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7页
   ·水样中总氮(TN)的测定第27-28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8页
   ·水样中总磷(TP)的测定第28-29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9页
   ·植物中氨氮的测定第29-30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29-30页
   ·植物中硝酸盐氮测定第30-31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30-31页
   ·植物中亚硝酸盐氮测定第31-32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31-32页
   ·植物中总氮的测定第32-33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32-33页
   ·植物中总磷的测定第33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水体与植物中各指标空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第35-51页
   ·水质空间变化特征第35-40页
     ·pH 空间变化特征第35-36页
     ·DO 空间变化特征第36-37页
     ·CODMn 空间变化特征第37页
     ·NH_4~+-N 空间变化特征第37-38页
     ·NO_3~--N 空间变化特征第38页
     ·NO_2~--N 空间变化特征第38-39页
     ·TN 空间变化特征第39页
     ·TP 空间变化特征第39-40页
   ·河道植物中各污染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第40-48页
     ·植物样中NH_4~+-N 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0-42页
     ·植物样中NO_3~--N 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2-43页
     ·植物样中NO_2~--N 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3-45页
     ·植物样中TN 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5-47页
     ·植物样中TP 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7-48页
   ·相关性分析第48-50页
     ·水体中氮磷营养物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水样与水生植物中相应氮磷营养物的相关性分析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水生植物氮磷净化作用分析第51-57页
   ·河道氮、磷营养物衰减变化特征第51-53页
     ·含氮营养物变化特征第51-53页
       ·无机氮含量变化特征第51-52页
       ·总氮含量变化特征第52-53页
     ·总磷含量变化特征第53页
   ·河流水体氮磷含量变化原因探析第53-55页
     ·水生植物的影响第53-55页
     ·污染物排污不确定性的影响第55页
     ·水温变化的影响第55页
   ·结论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烔炀河水体生态修复植物群落配置方案第57-62页
   ·方案设计思想、目标与原则第57页
     ·设计思想第57页
     ·设计目标第57页
     ·设计原则第57页
   ·植物群落配制方案研究第57-60页
     ·常水位以下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方案第58-59页
       ·常水位以下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原则第58-59页
       ·常水位以下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第59页
     ·变化水位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方案第59-60页
       ·变化水位区域植物群落配置原则第59-60页
       ·变化水位区域植物群落配置第60页
     ·洪水位以上区域植被群落配置方案第60页
       ·洪水位以上区域植被群落配置原则第60页
       ·洪水位以上区域植被群落配置第60页
   ·植物群落构建对河道水质改善的效果第60-61页
   ·植物群落的维护与管理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凹凸棒石负载锰氧化物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
下一篇:废弃电路板DIP封装IC芯片的回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