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目前的行业分类与能耗数据难以准确反映各行业用能特点 | 第13-15页 |
·个人行为模式对建筑等领域的实际能耗有重要影响 | 第15-17页 |
·对个人行为模式研究的欠缺导致节能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 第17-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国外个人行为模式与能耗的研究 | 第19-21页 |
·中国个人行为模式与能耗的研究 | 第21页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消费领域是中国城市节能的关键 | 第23-36页 |
·社会用能可划分为生产与消费两大领域 | 第23-24页 |
·特征一:消费领域将超过生产领域成为城市用能最主要部分 | 第24-27页 |
·特征二:GDP 越高,消费领域用能并非越高 | 第27-30页 |
·特征三:个人行为模式是消费领域用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0-34页 |
·合理引导人的行为、控制消费能耗,是实现城市节能的关键 | 第34-36页 |
第3章 城市消费领域能耗现状观察方法 | 第36-53页 |
·消费领域能耗分类方法与计算思路 | 第36-39页 |
·调研问卷的设计 | 第39-40页 |
·消费领域能耗计算与较核方法 | 第40-53页 |
·宏观调研数据预处理 | 第40-42页 |
·工作能耗 | 第42-44页 |
·休闲能耗 | 第44-47页 |
·北方城市采暖能耗 | 第47-50页 |
·居住能耗 | 第50-51页 |
·交通能耗 | 第51-53页 |
第4章 调研城市个人消费领域能耗现状 | 第53-77页 |
·调研背景 | 第53-59页 |
·调研执行情况 | 第53-54页 |
·调研城市概况 | 第54-55页 |
·调研样本概况 | 第55-59页 |
·调研城市个人消费领域能耗现状与国际比较 | 第59-74页 |
·居住能耗情况 | 第59-63页 |
·工作能耗情况 | 第63-67页 |
·休闲能耗情况 | 第67-70页 |
·交通能耗情况 | 第70-74页 |
·小结:调研城市个人消费领域总能耗现状 | 第74-77页 |
第5章 消费领域能耗与个人行为模式分析 | 第77-180页 |
·消费能耗与个人行为模式分析方法 | 第77-82页 |
·能耗水平的分类 | 第78-79页 |
·非连续变量的分析方法 | 第79-81页 |
·连续变量的分析方法 | 第81-82页 |
·居住个人行为模式分析 | 第82-127页 |
·居住能耗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82-122页 |
·居住个人行为模式的分类与分布汇总 | 第122-127页 |
·工作个人行为模式分析 | 第127-145页 |
·工作能耗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7-143页 |
·工作个人行为模式的分类与分布汇总 | 第143-145页 |
·休闲个人行为模式分析 | 第145-162页 |
·休闲能耗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5-160页 |
·休闲个人行为模式的分类与分布汇总 | 第160-162页 |
·交通个人行为模式分析 | 第162-179页 |
·交通能耗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176页 |
·交通个人行为模式的分类与分布汇总 | 第176-179页 |
·本章小结 | 第179-180页 |
第6章 基于个人行为模式的消费领域能耗指标与应用 | 第180-187页 |
·消费领域能耗指标 | 第180-181页 |
·城市消费领域能耗的“四象比较” | 第181-184页 |
·能耗指标与个人行为模式的应用举例 | 第184-187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87-193页 |
·主要成果与创新 | 第187-188页 |
·主要结论 | 第188-191页 |
·相关建议与后续工作 | 第191-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198页 |
致谢 | 第198-199页 |
附录A 城镇居民生活方式与节能状况调查问卷 | 第199-210页 |
附录B 消费能耗计算模型的参数取值 | 第210-22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