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信息安全与网络优化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6-7页 |
·配电网的现状与发展 | 第7-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及其通信系统的概况 | 第10-13页 |
·配电自动化系统 | 第10-11页 |
·配网自动化主站层 | 第11页 |
·配电自动化子站层 | 第11页 |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层 | 第11页 |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结构及特点 | 第11-13页 |
第三章 配电网信息安全风险方法评估的研究 | 第13-29页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 第13-15页 |
·定量评估方法 | 第13-14页 |
·定性评估方法 | 第14-15页 |
·信息安全评估标准 | 第15页 |
·配电自动化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15-17页 |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专家数据融合 | 第17-22页 |
·证据理论及组合原则 | 第18-20页 |
·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合成法则及性质 | 第19-20页 |
·证据冲突的处理 | 第20-22页 |
·Yager的合成公式 | 第20-21页 |
·其他改进方法 | 第21页 |
·本文所用的改进方法 | 第21-22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22-23页 |
·实例分析 | 第23-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配电网网络优化方案多目标评价的研究 | 第29-43页 |
·配电网馈线网络 | 第29-30页 |
·无通道模式 | 第29-30页 |
·集中智能模式 | 第30页 |
·分布智能模式 | 第30页 |
·多目标评价方法 | 第30-33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31页 |
·DEA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层次化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33页 |
·实用化配电网网络优化方案 | 第33-35页 |
·基于层次化数据包络分析的配电网网络优化方案评估 | 第35-38页 |
·配电网可靠性指标 | 第35-37页 |
·负荷点可靠性指标 | 第35-36页 |
·系统可靠性指标 | 第36-37页 |
·配电网经济性指标 | 第37-38页 |
·基于层次化DEA的评价模型 | 第38-40页 |
·实例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