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域外假执行制度与我国先予执行制度的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先予执行制度的基础理论第13-16页
 (一) 概念第13页
 (二) 性质定位第13-15页
 (三) 先予执行制度的价值功能第15-16页
  1. 先予执行制度,可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第15页
  2. 先予执行制度,可对“恶意上诉”加以制约第15页
  3. 先予执行制度,可对“执行难”困境加以缓解第15-16页
二、台湾地区假执行制度的考察第16-25页
 (一) 假执行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其制度构架第16-17页
  1. 理论基础第16页
  2. 制度构架第16-17页
 (二) 假执行的概念、性质及其特征第17-18页
  1. 概念及性质第17-18页
  2. 特征第18页
 (三) 假执行的价值功能第18-19页
  1. 及时全面的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第18-19页
  2. 弥补事后救济的不足第19页
  3. 健全诉讼运行机制第19页
 (四) 具体程序第19-23页
  1. 适用范围第19-20页
  2. 适用时间第20页
  3. 启动方式第20-21页
  4. 适用条件第21-22页
  5. 种类第22-23页
  6. 救济第23页
 (五) 对先予执行制度的启示第23-25页
  1. 假执行制度立法定位上更为合理第23-24页
  2. 假执行制度具体程序设计上更为缜密、周到第24-25页
三、先予执行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一) 立法现状及其问题第25-28页
  1. 立法定位第25页
  2. 适用条件上第25-26页
  3. 适用范围上第26-27页
  4. 适用时间上第27页
  5. 启动方式上第27页
  6. 救济程序上第27-28页
 (二) 司法现状及其问题第28-29页
四、完善先予执行制度的立法构建第29-36页
 (一) 完善先予执行制度之必要第29-31页
  1. 上诉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恶意上诉现象时有发生第29-30页
  2. 民事保全制度存在弊端第30页
  3. 案件执行存在“执行难”的现状第30-31页
 (二) 完善先予执行制度的构想第31-36页
  1. 对“引入”说的分析第31-32页
  2. 完善先予执行制度的构想第32-36页
结语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债权凭证制度探析
下一篇:论民事执行中的案外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