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一、中外关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立法规定 | 第12-15页 |
(一) 中国关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立法史略 | 第12-13页 |
(二)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立法规定 | 第13-15页 |
1.国外关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相关规定 | 第13-14页 |
2.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有关规定 | 第14-15页 |
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构成要件分析 | 第15-22页 |
(一)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客体要件 | 第15-16页 |
(二)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客观要件 | 第16-20页 |
1.如何正确理解"非法使用" | 第16-19页 |
2.对"严重后果"的正确解读 | 第19-20页 |
(三)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体要件 | 第20-21页 |
(四)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观要件 | 第21-22页 |
三、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及罪数问题 | 第22-25页 |
(一)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界限 | 第22-23页 |
(二)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罪数问题 | 第23-25页 |
四、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违法阻却事由 | 第25-28页 |
(一) 违法阻却事由理论概述 | 第25-27页 |
1.违法阻却事由的概念 | 第25页 |
2.违法阻却事由的本质 | 第25-27页 |
(二) "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并不能构成本罪的违法阻却事由 | 第27-28页 |
五、立法缺陷及相关刑事立法的完善 | 第28-31页 |
(一)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立法缺陷 | 第28-29页 |
1.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行为的单位犯罪排除在外 | 第28页 |
2.法定刑设置不够合理 | 第28-29页 |
(二)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立法完善 | 第29-31页 |
1.将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犯罪行为纳入其他相关罪名 | 第29-30页 |
2.将单位增设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主体 | 第30页 |
3.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法定刑增设为两个刑档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