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鸡论文

鸡肌纤维生长发育规律及Pax基因遗传效应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9页
 1 鸡肉的品质性状及其影响因素第12-19页
   ·肉质性状第12-15页
     ·嫩度第13-14页
     ·pH 值第14页
     ·系水力第14页
     ·肉色第14-15页
   ·影响肉质性状的因素第15-19页
     ·遗传因素第15页
     ·杂交第15-16页
     ·年龄第16页
     ·肌纤维第16-17页
     ·营养水平第17-18页
     ·屠宰日龄第18页
     ·屠宰及宰后处理第18-19页
 2 肌纤维特性的研究进展第19-25页
   ·肌纤维的组织学结构第19-20页
   ·肌纤维的分类和转化第20-22页
     ·肌纤维的分类第20-21页
     ·肌纤维的转化规律第21-22页
   ·影响肌纤维特性的因素第22-23页
     ·品种因素第22页
     ·年龄因素第22-23页
     ·营养因素第23页
     ·性别因素第23页
   ·肌纤维与肉质性状间的关系第23-25页
 3 骨骼肌的发生、发育及其调控因子第25-28页
   ·骨骼肌的发生过程第25-26页
   ·骨骼肌发育过程第26-27页
   ·肌纤维形成过程中的调控基因第27-28页
     ·Pax 基因家族第27-28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如皋黄鸡肌纤维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第29-38页
   ·试验设计第29页
     ·试验材料第29页
     ·饲养管理第29页
   ·试验仪器和药品第29页
     ·仪器第29页
     ·药品第29页
   ·测定内容和方法第29-32页
     ·体重第29-30页
     ·肌肉采样制片及组织学特性分析第30-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肌纤维直径及密度的分析第32-35页
   ·讨论第35-38页
     ·肌纤维发育规律第35-38页
第三章 Pax-3、Pax-7 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的研究第38-51页
   ·试验设计第38页
     ·试验材料第38页
     ·鸡基因组DNA 提取第38页
   ·试验仪器与方法第38-45页
     ·实验器材第38-39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9页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第39页
     ·引物设计第39-41页
     ·PCR-SSCP第41-42页
     ·多态片段的序列测定第42-44页
     ·统计分析第44-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Pax-3 基因SSCP 及测序分析结果第45-46页
     ·Pax-7 基因SSCP 及测序分析结果第46-47页
     ·Pax-3 基因各SNP 位点在3 个鸡种中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析第47-48页
     ·Pax-7 基因SNP 位点在3 个鸡种中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析第48-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鸡 Pax-3、Pax-7 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第51-71页
 1 试验材料第51-52页
   ·试验材料第51-52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52页
   ·试剂配制第52页
 2 试验方法第52-58页
   ·引物合成第52-53页
   ·胸肌、腿肌总RNA 的提取第53-54页
     ·提取 RNA 前的准备工作第53页
     ·Trizol 一步法提取组织总RNA第53页
     ·RNA 检测第53-54页
   ·反转录第54页
   ·目的片段的PCR 扩增第54-55页
   ·扩增片段的回收和克隆测序第55页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55-5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6-57页
   ·统计分析第57-58页
     ·荧光定量计算方法第57-58页
     ·引物扩增效率的计算第5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8-69页
   ·常规PCR 及测序第58-59页
   ·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标准曲线及溶解曲线第59-62页
   ·如皋黄鸡 Pax-3 基因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规律第62-66页
     ·如皋黄鸡胸肌内Pax-3 基因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第63-66页
   ·如皋黄鸡 Pax-7 基因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规律第66-69页
     ·如皋黄鸡胸肌内Pax-7 基因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第66-69页
 4 讨论第69-71页
   ·相对定量方法第69页
   ·Pax-3 基因的表达第69-70页
   ·Pax-7 基因的表达第70-71页
全文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79页
附图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海黄鸡IGF2、IGF2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HSP70-2基因多态性对北京油鸡精液品质的影响及其抗热应激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