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和纳米酶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绪论第11-21页
    1.1引言第11页
    1.2量子点在生物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第11-14页
        1.2.1荧光法第12-13页
        1.2.2电化学法第13-14页
        1.2.3其他方法第14页
    1.3纳米酶在生物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第14-19页
        1.3.1碳基纳米酶第15-16页
        1.3.2金属基纳米酶第16-17页
        1.3.3金属氧化物基纳米酶第17-18页
        1.3.4其他纳米酶第18-19页
    1.4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9-21页
第2章硫掺杂碳点修饰的双发射ZnCdTeQDs用于鸟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第21-31页
    2.1引言第21页
    2.2实验部分第21-22页
        2.2.1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1-22页
        2.2.2碳点的合成第22页
        2.2.3CDs-ZnCdTeQDs的合成第22页
        2.2.4鸟嘌呤的测定第22页
    2.3结果与讨论第22-30页
        2.3.1CDs-ZnCdTeQDs的表征第22-23页
        2.3.2CDs-ZnCdTeQDs的光学性质第23-25页
        2.3.3CDs-ZnCdTeQDs的稳定性第25页
        2.3.4实验条件优化第25-26页
        2.3.5鸟嘌呤的比率荧光测定第26-27页
        2.3.6方法的选择性第27-28页
        2.3.7机理讨论第28-30页
        2.3.8DNA样品中鸟嘌呤的测定第30页
    2.4结论第30-31页
第3章Quercetin@ZIF-90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氧化物用于灵敏检测ATP第31-41页
    3.1引言第31-32页
    3.2实验部分第32-33页
        3.2.1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2页
        3.2.2QZ纳米颗粒的合成第32页
        3.2.3BSA-MnO2纳米片的合成第32页
        3.2.4ATP的测定第32-33页
    3.3结果与讨论第33-40页
        3.3.1QZ的表征第33-34页
        3.3.2MNs的表征及其氧化酶性质第34-35页
        3.3.3QZ的抗氧化性第35-36页
        3.3.4基于QZ检测ATP的方法构建第36-39页
        3.3.5“Off-On”比色分析法检测ATP第39-40页
        3.3.6实际样品的测定第40页
    3.4结论第40-41页
第4章金属-ATP纳米颗粒的酶活性调控研究及其在过氧化氢检测中的应用第41-51页
    4.1引言第41页
    4.2实验部分第41-42页
        4.2.1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1-42页
        4.2.2CuMn-ATP的合成第42页
        4.2.3动力学分析第42页
        4.2.4过氧化氢的测定第42页
    4.3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4.3.1CuMn-ATP的双酶性质第42-44页
        4.3.2CuMn-ATP的表征第44-46页
        4.3.3催化机理讨论第46-47页
        4.3.4CuMn-ATP纳米酶的稳定性第47-48页
        4.3.5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8页
        4.3.6过氧化氢的检测第48-50页
    4.4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6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NA三臂交联结构和抗菌药物调控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基于C_(60)电化学特性的纳米通道免疫传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