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三臂交联结构和抗菌药物调控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绪论第14-36页
    1.1生物传感器的概述第14-20页
        1.1.1生物传感器的概念第14-15页
        1.1.2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第15-20页
    1.2DNA-三臂交联结构的概述第20-28页
        1.2.1DNA-三臂交联结构的结构介绍第20-21页
        1.2.2DNA-三臂交联电化学传感器第21-23页
        1.2.3DNA-三臂交联比色传感器第23-24页
        1.2.4DNA-三臂交联荧光传感器第24-26页
        1.2.5DNA-三臂交联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第26-28页
    1.3抗生素及细菌耐药第28-33页
        1.3.1抗生素的发展第28页
        1.3.2抗生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第28-30页
        1.3.3细菌耐药的现状第30-31页
        1.3.4检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技术第31-33页
    1.4本论文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3-36页
第二章基于目标物诱导DNA-TWJs的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第36-50页
    2.1引言第36-38页
    2.2实验部分第38-40页
        2.2.1试剂第38-39页
        2.2.2仪器第39页
        2.2.3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制备第39页
        2.2.4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溶液的制备第39页
        2.2.5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第39-40页
        2.2.6Hg2+电化学发光测量方法第40页
    2.3结果与讨论第40-48页
        2.3.1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循环伏安法表征第40-42页
        2.3.2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法表征第42-43页
        2.3.3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第43-44页
        2.3.4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4-45页
        2.3.5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Hg2+的性能第45-48页
        2.3.6实际样品分析第48页
    2.4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基于目标诱导DNA电荷传递的“signalon/off”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早期肺癌标志物第50-70页
    3.1引言第50-52页
    3.2实验部分第52-56页
        3.2.1试剂第52-53页
        3.2.2仪器第53页
        3.2.3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制备第53-54页
        3.2.4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第54-55页
        3.2.5早期肺癌标志物的电化学发光测量方法第55-56页
    3.3结果与讨论第56-68页
        3.3.1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循环伏安法表征第56页
        3.3.2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表征第56-59页
        3.3.3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第59-60页
        3.3.4电化学发光生物器的可行性研究第60-61页
        3.3.5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1-63页
        3.3.6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NAP2的性能第63-67页
        3.3.7实际样品分析第67-68页
    3.4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基于二维MOF功能化的电化学发光细菌生物传感器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第70-84页
    4.1引言第70-72页
    4.2实验部分第72-76页
        4.2.1试剂第72页
        4.2.2仪器第72页
        4.2.3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方法第72-73页
        4.2.4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制备第73页
        4.2.5合成NH2-MIL-53(Al)纳米片第73页
        4.2.6培养细菌第73-74页
        4.2.7抗生素对E.coliBL21或NDM-1E.coliBL21药敏性的可行性研究第74页
        4.2.8药敏性试验第74页
        4.2.9细菌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第74-75页
        4.2.10细菌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发光测量方法第75-76页
    4.3结果与讨论第76-83页
        4.3.1NH2-MIL-53(Al)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第76页
        4.3.2细菌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法表征第76-77页
        4.3.3细菌生物传感器检测E.coliBL21的可行性研究第77-78页
        4.3.4实验条件的优化第78-79页
        4.3.5细菌生物传感器检测E.coliBL21的性能第79-81页
        4.3.6抗生素对E.coliBL21或NDM-1E.coliBL21药敏性的可行性研究第81-82页
        4.3.7药敏性分析第82-83页
    4.4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102页
总结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纳米粒子参与的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量子点和纳米酶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