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4-32页 |
1.1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多孔陶瓷及其应用 | 第15-18页 |
1.2.1多孔陶瓷 | 第15-17页 |
1.2.2陶瓷膜材料 | 第17-18页 |
1.3多孔陶瓷的常规制备方法 | 第18-22页 |
1.4增材制造与直写自由成型 | 第22-25页 |
1.5特殊侵润性材料及其应用 | 第25-28页 |
1.5.1仿生超疏水界面的油水分离应用 | 第25-27页 |
1.5.2表面抗菌化应用 | 第27-28页 |
1.6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8-32页 |
1.6.1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1.6.2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9-32页 |
第二章实验原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32-40页 |
2.1实验原材料 | 第32-33页 |
2.2制备方法与烧结工艺 | 第33-34页 |
2.3相关表征方法 | 第34-40页 |
2.3.1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2.3.2流变性能测试 | 第35页 |
2.3.3孔隙率 | 第35-36页 |
2.3.4物相分析及微观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2.3.5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2.3.6疏水性能分析 | 第38页 |
2.3.7抑菌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2.3.8其他辅助设备 | 第39-40页 |
第三章氧化铝多孔陶瓷浆料的制备、成型及烧结表征 | 第40-56页 |
3.1引言 | 第40页 |
3.2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3.3氧化铝多孔陶瓷浆料的制备 | 第42-48页 |
3.3.1浆料的制备原理 | 第42-44页 |
3.3.2不同pH下悬浮液流变性能响应 | 第44-47页 |
3.3.3pH对悬浮液乳化发泡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成型与烧结 | 第48-54页 |
3.4.1成型与烧结 | 第48-51页 |
3.4.2乳液乳化状态稳定性 | 第51-52页 |
3.4.3干燥时效处理对孔隙的影响 | 第52-54页 |
3.5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氧化铝多孔陶瓷的界面仿生设计及表征 | 第56-82页 |
4.1引言 | 第56-57页 |
4.2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4.3氧化铝多孔陶瓷的界面仿生超疏水设计 | 第58-60页 |
4.4氧化铝多孔陶瓷的疏水性能表征 | 第60-74页 |
4.4.1PDMS疏水层的浸润性能表征 | 第60-65页 |
4.4.2不同PVA含量调控下的孔隙行为与力学性能表征 | 第65-74页 |
4.5氧化铝多孔陶瓷的超疏水应用 | 第74-81页 |
4.5.1油水分离应用 | 第74-77页 |
4.5.2固体颗粒物的分离 | 第77-78页 |
4.5.3分离膜的耐用性 | 第78-81页 |
4.6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氧化铝多孔陶瓷的界面抑菌设计及表征 | 第82-101页 |
5.1引言 | 第82页 |
5.2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5.3氧化铝多孔陶瓷的界面抑菌与超疏水设计 | 第83-86页 |
5.4仿生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抑菌性能表征 | 第86-93页 |
5.4.1抑菌性能表征 | 第86-87页 |
5.4.2不同pH调控下的孔隙行为与力学性能表征 | 第87-93页 |
5.5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抑菌与超疏水应用 | 第93-99页 |
5.5.1氧化锌覆盖层的浸润性表征 | 第93-95页 |
5.5.2抑菌与超疏水应用 | 第95-98页 |
5.5.3酸碱条件下的疏水性能表征 | 第98-99页 |
5.6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