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行政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监察法》留置措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页
    (四)研究方法第11-13页
一、我国《监察法》留置措施的概念第13-14页
二、我国《监察法》留置措施的性质分析第14-19页
    (一)我国与留置措施类似的法律规范或规定第14-16页
        1.“两规”“两指”措施第14-15页
        2.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第15页
        3.逮捕措施第15-16页
    (二)我国《监察法》留置措施的性质和特点第16-19页
        1.留置措施的性质第16-17页
        2.留置措施的特点第17-19页
三、我国《监察法》留置措施存在的法律问题第19-29页
    (一)关于留置措施的适用第19-22页
        1.适用条件有待进一步明确第19-20页
        2.适用情形有待进一步细化第20-21页
        3.期限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第21-22页
    (二)关于留置措施的决定程序第22-23页
        1.部分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第22页
        2.审批环节的内部制衡尚显不足第22-23页
    (三)关于留置的场所第23页
        1.被调查人权利保障的监督有所不足第23页
        2.证据效力存疑第23页
    (四)关于留置措施的外部监督第23-25页
        1.人民检察院缺乏主动介入能力第24页
        2.未设置律师介入的渠道第24-25页
    (五)关于留置的替代性措施第25-26页
        1.单一留置措施使用不灵活第25页
        2.单一留置措施覆盖不全面第25-26页
        3.单一留置措施过于消耗调查资源第26页
    (六)关于被留置人的权利保障第26-29页
        1.留置折抵制度有待完善第26-27页
        2.留置措施解除的程序和条件有待进一步明确第27页
        3.救济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第27-29页
四、完善我国《监察法》留置措施的建议第29-34页
    (一)设置梯度化的监察调查程序第29页
    (二)增设专门机构审批环节第29-30页
    (三)设置法定的留置场所第30-31页
    (四)完善律师介入渠道第31-32页
    (五)设置留置替代措施第32-33页
        1.“取保候审”类替代措施第32页
        2.“拘留”类替代措施第32-33页
    (六)完善留置措施的救济第33-34页
        1.增设留置时间折抵政务处分影响期的规定第33页
        2.允许诉讼救济第33-34页
结语第34-35页
注释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社会中医用药风潮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