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21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本文研究方法第19-20页
     ·本文结构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37页
   ·公共危机理论第21-26页
     ·公共危机概念及特征第21-23页
     ·公共危机事件的分类第23-25页
     ·公共危机管理范围第25-26页
   ·政府信息公开理论第26-33页
     ·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第26-27页
     ·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第27-30页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第30-33页
   ·政府危机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第33-36页
     ·二者相互影响的关系第33-34页
     ·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信息公开价值体现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及问题第37-48页
   ·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信息公开的历程与现状第37-42页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历程第37-38页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第38-42页
   ·我国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第42-47页
     ·公开意识较薄弱第42-43页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43-44页
     ·信息技术较落后第44-45页
     ·信息主管职位缺失第45页
     ·忽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第45-46页
     ·媒体作用发挥不够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从汶川地震看政府信息公开第48-71页
   ·汶川地震始末第48-50页
   ·汶川地震政府信息公开的阶段划分第50-53页
     ·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第50-51页
     ·阶段划分的现实依据第51-53页
   ·汶川地震政府信息公开的总况第53-62页
     ·民众对媒体报道的满意度第53-55页
     ·民众对媒体报道的认可度第55-58页
     ·各类媒体报道的优势第58-60页
     ·民众对媒体抗震救灾报道提出的改进意见第60-61页
     ·民众对灾后重建过程中相关信息关注度第61-62页
   ·汶川地震各阶段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第62-66页
     ·危机潜在期第62-63页
     ·危机突发期第63页
     ·危机蔓延期第63-65页
     ·危机解决期第65-66页
   ·汶川地震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成功与不足第66-70页
     ·汶川地震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成功第66-68页
     ·汶川地震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第68-69页
     ·汶川地震信息公开的借鉴意义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完善公共危机时期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第71-80页
   ·多方强化信息公开意识第71-73页
     ·提高民众自身意识第71-72页
     ·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第72-73页
   ·健全信息公开法律法规第73-74页
     ·完善现有法律规定第73-74页
     ·加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第74页
   ·提高信息公开技术水平第74-77页
     ·强化各级政府网站的建设第75-76页
     ·完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第76-77页
   ·设置信息主管官员第77-78页
   ·大力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第78页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我国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行政区划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