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简要评述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 第2章 农村务工妇女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17-23页 |
| ·农村务工妇女概述 | 第17-18页 |
| ·农村务工妇女的范围 | 第17页 |
| ·农村务工妇女的特点 | 第17-18页 |
| ·农村妇女进城务工的意义 | 第18-19页 |
| ·有利于个人自身发展 | 第18页 |
| ·有利于改善家庭条件 | 第18-19页 |
|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 第19页 |
| ·农村务工妇女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社会性别及人口城市化理论 | 第19-20页 |
| ·公共政策政府责任理论 | 第20页 |
| ·供需定理和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 | 第20-21页 |
| ·法律的监督、规范及援助理论 | 第21-23页 |
| 第3章 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23-37页 |
| ·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调查统计分析 | 第23-29页 |
| ·年龄、文化程度和掌握技能 | 第23-24页 |
| ·外出务工的原因和渠道 | 第24页 |
| ·职业分布、收入和劳动强度 | 第24-25页 |
| ·社会及合法权益保障 | 第25-26页 |
| ·婚姻和子女情况 | 第26页 |
| ·生活质量及评价 | 第26-29页 |
| ·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9-34页 |
| ·就业权益缺乏保障 | 第30-32页 |
| ·社会竞争能力不强 | 第32页 |
| ·整体生活质量欠佳 | 第32-33页 |
| ·婚姻家庭潜藏危机 | 第33-34页 |
| ·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面临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4-37页 |
| ·社会性别歧视的阻碍 | 第35页 |
| ·政府管理力度的弱化 | 第35页 |
| ·体制机制内在的缺陷 | 第35-36页 |
| ·用工单位责任的缺失 | 第36页 |
| ·务工妇女自身的不足 | 第36-37页 |
| 第4章 解决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37-46页 |
| ·加强政府调控,重视农村务工妇女生活问题 | 第37-39页 |
| ·推进体制改革 | 第37-38页 |
| ·推行制度创新 | 第38-39页 |
| ·倡导良好风气 | 第39页 |
| ·增加财政投入,拓宽农村务工妇女就业空间 | 第39-40页 |
|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 第39页 |
| ·增多城乡就业岗位 | 第39-40页 |
| ·鼓励农村妇女创业 | 第40页 |
| ·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农村务工妇女合法权益 | 第40-42页 |
| ·规范企业行为 | 第40-41页 |
| ·落实五类保障 | 第41-42页 |
| ·加强法律援助 | 第42页 |
| ·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农村务工妇女生活质量 | 第42-46页 |
| ·开展岗前岗后培训 | 第42-43页 |
| ·关注留守流动儿童 | 第43-44页 |
| ·重视身心健康保护 | 第44-45页 |
| ·组织开展文化活动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附录A:湘潭市农村务工妇女生存状况调查问卷 | 第53-5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