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对象与方法 | 第11-2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脱落标准 | 第12页 |
·剔除标准 | 第12-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21页 |
·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13页 |
·临床资料 | 第13-16页 |
·治疗方法 | 第16-20页 |
·方法与指标 | 第20-21页 |
·观察方法与观测指标 | 第20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0页 |
·统计方法 | 第20-21页 |
二 治疗结果 | 第21-25页 |
1 术后6月肛管直肠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第21-22页 |
2 愈合时间,术后1月肛门镜下内痔回缩不良及赘皮残留情况 | 第22-23页 |
3 疗效比较 | 第23-25页 |
三 分析与讨论 | 第25-32页 |
1 痔术式的演化史及各术式优缺点的比较 | 第25-26页 |
2 从痔的发病机制来探讨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的机制 | 第26-32页 |
·静脉曲张学说与肛垫下移学说 | 第26-27页 |
·剪口结扎结合PPH术与"二学说"的关系 | 第27-29页 |
·本术式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性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29-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一 临床观察表 | 第37-52页 |
附录二 多中心小结表 | 第52-54页 |
附录三 综述及以往所发表的论文和奖励 | 第54-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