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和柱头外露率遗传基础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24页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8页
   ·遗传作图第8-12页
     ·QTL作图第8-12页
       ·单标记分析法第9页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第9页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g,CIM)第9页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第9-10页
       ·作图群体第10-11页
       ·分子标记和作图第11-12页
   ·水稻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概述第12-15页
     ·水稻CMS/Rf系的遗传第13页
     ·细胞质雄性不育决定基因第13-14页
     ·恢复基因家族第14页
     ·恢复基因的分子机制第14-15页
   ·水稻柱头外露研究概述第15-23页
     ·不育系柱头外露与异交结实率第15-16页
     ·柱头外露对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重要作用第16-17页
     ·柱头外露的遗传特性第17-19页
     ·柱头外露的遗传改良第19-20页
     ·水稻柱头外露分子育种第20-22页
     ·柱头外露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22-2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2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创新之处第24-25页
3 材料、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5-27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26页
     ·DNA提取和群体基因型分析第25页
     ·调查育性测交群体以下性状第25-26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6页
     ·QTL定位第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35页
   ·群体的性状表现第27-31页
   ·各性状的表型相关性分析第31页
   ·各性状的QTL定位结果第31-35页
5 讨论第35-38页
   ·柱头外露率QTL的定位第35-36页
   ·不育系育性稳定性有关QTL的定位第36页
   ·分子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不育系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等基因系群体的Ghd7和Qph1上位性分析
下一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稻瘟病抗性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初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