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血清淀粉样蛋白A简介 | 第11页 |
1.2 SAA基因及蛋白结构 | 第11-13页 |
1.3 SAA与疾病 | 第13-16页 |
1.4 SAA与免疫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目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18-45页 |
2.1 材料及仪器 | 第18-26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19-20页 |
2.1.3 试剂及配方 | 第20-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2.2.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质粒抽提 | 第27页 |
2.2.3 质粒浓度测定 | 第27-28页 |
2.2.4 感受态效果的检验 | 第28页 |
2.2.5 目的蛋白表达最佳宿主菌的选择 | 第28-29页 |
2.2.6 大批量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及菌体收集 | 第29-30页 |
2.2.7 血清淀粉样蛋白A1三个亚型的纯化 | 第30-32页 |
2.2.8 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2.3.1 重组载体浓度测定 | 第33页 |
2.3.2 感受态细胞的效果检验 | 第33-34页 |
2.3.3 最佳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34-35页 |
2.3.4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5-36页 |
2.3.5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36-41页 |
2.3.6 目的蛋白的鉴定 | 第41-42页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42-45页 |
第三章 三亚型SAA1蛋白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45-5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3.1.1 实验药品、器材 | 第45页 |
3.1.2 试剂及配方 | 第45-4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3.2.1 白色念珠菌SC5314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6页 |
3.2.2 白色念珠菌菌种保存 | 第46页 |
3.2.3 重组SAA1三亚型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 | 第46-4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3.3.1 白色念珠菌SC5314的生长曲线 | 第48-50页 |
3.3.2 菌液的稀释、计数与预实验 | 第50-51页 |
3.3.3 SAA1三种亚型对白色念珠菌SC5314生长的影响 | 第51-54页 |
3.4 讨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3.4.1 结论与讨论 | 第54页 |
3.4.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