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铜硒化物和铜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铜硒化物纳米材料研究现状第10-15页
        1.1.1 铜硒化物纳米材料简介第10页
        1.1.2 铜硒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0-12页
        1.1.3 铜硒化物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2-15页
    1.2 铜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铜氧化物纳米材料简介第15页
        1.2.2 铜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5-16页
        1.2.3 铜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6-18页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Cu_3Se_2/Cu_2Se/Cu_2O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第20-34页
    2.1 实验部分第20-21页
        2.1.1 试剂第20页
        2.1.2 实验过程第20-21页
        2.1.3 样品表征与测试第21页
    2.2 Cu_3Se_2/Cu_2Se/Cu_2O中空微球的结构、形貌与组成第21-24页
    2.3 反应条件对Cu_3Se_2/Cu_2Se/Cu_2O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24-28页
        2.3.1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24-25页
        2.3.2 Cu_2O前驱体用量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25-27页
        2.3.3 Se~(2-)溶液体积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27-28页
    2.4 Cu_3Se_2/Cu_2Se/Cu_2O中空微球的形成机理第28-29页
    2.5 Cu_3Se_2/Cu_2Se/Cu_2O中空微球的光学性质与光降解活性第29-33页
        2.5.1 Cu_3Se_2/Cu_2Se/Cu_2O中空微球的光学性质第29-30页
        2.5.2 Cu_3Se_2/Cu_2Se/Cu_2O中空微球的光降解活性第30-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新型糖果状Cu_4O_3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第34-54页
    3.1 实验部分第34-36页
        3.1.1 试剂第34-35页
        3.1.2 实验过程第35页
        3.1.3 样品表征与测试第35-36页
    3.2 表征结果与讨论第36-39页
        3.2.1 糖果状Cu_4O_3的结构、形貌与组成第36-38页
        3.2.2 糖果状Cu_4O_3的差热-热重(TG-DTA)分析第38-39页
    3.3 反应条件对Cu_4O_3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39-45页
        3.3.1 NH_3·H_2O体积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39-40页
        3.3.2 NaOH用量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40-41页
        3.3.3 SDBS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41-42页
        3.3.4 微波辐射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42页
        3.3.5 AA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42-43页
        3.3.6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的研究第43-45页
    3.4 糖果状Cu_4O_3的光学性质及光降解活性第45-48页
        3.4.1 糖果状Cu_4O_3的光学性质第45-46页
        3.4.2 糖果状Cu_4O_3的光降解活性第46-48页
    3.5 糖果状Cu_4O_3的抗菌性及抗菌机理第48-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花球状CuO的制备及其抗菌性研究第54-63页
    4.1 实验部分第54-55页
        4.1.1 试剂第54页
        4.1.2 实验过程第54-55页
        4.1.3 样品表征与测试第55页
    4.2 表征结果与讨论第55-57页
        4.2.1 花球状CuO的结构、形貌与组成第55页
        4.2.2 花球状CuO的XPS分析第55-56页
        4.2.3 花球状CuO的热重(TG)分析第56-57页
    4.3 反应条件对CuO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的研究第57-60页
        4.3.1 NH_3·H_2O体积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57页
        4.3.2 SDBS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57-58页
        4.3.3 AA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58-59页
        4.3.4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的研究第59-60页
    4.4 花球状CuO的抗菌性研究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生物降解纳米复合体的制备及其细菌检测功能和抗菌性能研究
下一篇:咔唑类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