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设立的背景与价值目标 | 第9-14页 |
第一节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设立的背景 | 第9-11页 |
一、依法治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第9-10页 |
二、司法公信力不高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 第10页 |
三、人财物地方保障导致司法权易受地方因素的干扰 | 第10-11页 |
四、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呼声日益高涨 | 第11页 |
第二节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设立的价值目标 | 第11-14页 |
一、排除地方干预,确保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 | 第11-12页 |
二、回归司法中央属性,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 第12页 |
三、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促进司法公正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第一节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概念 | 第14-17页 |
一、概念的提出 | 第14页 |
二、跨行政区划检察院与既有的非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检察院的区别 | 第14-15页 |
三、跨行政区划检察院与跨行政区划法院的区别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设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 | 第17-22页 |
一、司法权的中央事权属性是设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理论前提 | 第17-18页 |
二、破解检察权地方化是设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现实需要 | 第18-19页 |
三、谋求转型的铁路运输检察院为设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提供了框架基础 | 第19页 |
四、国内外相关司法制度为设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提供了诸多借鉴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我国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的实证情况——以上海市检三分院为样本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明确了跨行政区划检察院职能管辖 | 第22-27页 |
一、刑事案件管辖及实践情况 | 第22-26页 |
二、职务犯罪案件管辖及实践情况 | 第26页 |
三、民事行政监督案件管辖及实践情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推进完善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诉讼层级设置 | 第27-29页 |
一、完善跨行政区划案件在上海范围内的层级设置 | 第28页 |
二、推动跨行政区划案件在长三角区域内新型诉讼格局的形成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开展跨行政区划检察院内设机构模式探索 | 第29-30页 |
第四节 理顺内外部工作及诉讼关系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当前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面临的困境 | 第32-37页 |
第一节 改革试点经验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新增管辖案件与设立目的并不完全相符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检法认识和步调的不一致影响改革向纵深推进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内设机构设置的同质性不适应跨行政区划办案需求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未来改革的走向与前瞻 | 第37-45页 |
第一节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案件管辖前瞻 | 第37-40页 |
第二节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层级设置前瞻 | 第40-43页 |
第三节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内设机构设置前瞻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