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建筑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水元素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6页
        1.2.2 课题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1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第17-18页
        1.3.2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第18-19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9页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第19-20页
        1.5.1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9-20页
        1.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20页
    1.6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20-23页
        1.6.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6.2 研究框架第21-23页
第二章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水元素应用的相关理论阐述第23-31页
    2.1 水元素的理论阐述第23-26页
        2.1.1 水元素的内涵第23页
        2.1.2 水元素的特征第23-25页
        2.1.3 水元素造景理论第25-26页
    2.2 水元素的作用第26-27页
        2.2.1 传承文化第26页
        2.2.2 生态作用第26-27页
        2.2.3 活化空间第27页
        2.2.4 削弱噪音第27页
    2.3 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阐述第27-28页
        2.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第27-28页
        2.3.2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构成要素第28页
    2.4 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第28-29页
        2.4.1 构建都市文化第28页
        2.4.2 实现资源共享第28页
        2.4.3 发展社会交往第28-29页
    2.5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水元素的应用分析第31-45页
    3.1 城市公共空间中水元素的应用形式第31-32页
        3.1.1 静水第31页
        3.1.2 流水第31-32页
        3.1.3 落水第32页
        3.1.4 喷水第32页
    3.2 城市公共空间中水元素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处理方式第32-38页
        3.2.1 植物要素第32-33页
        3.2.2 灯光要素第33-34页
        3.2.3 护岸设计第34-37页
        3.2.4 材料要素第37-38页
    3.3 水元素营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38-40页
        3.3.1 水环境氛围与人的活动行为第38页
        3.3.2 人的活动行为对水景营建的影响第38-39页
        3.3.3 水景营建与人的感官行为第39-40页
    3.4 水元素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第40-42页
        3.4.1 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第40页
        3.4.2 使空间具有流动性第40-41页
        3.4.3 水体具有扩大景深的作用第41页
        3.4.4 水元素对空间的界定性第41-42页
    3.5 水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循环利用第42-43页
        3.5.1 中水利用第42页
        3.5.2 雨水回收利用第42-43页
        3.5.3 透水铺装的利用第43页
    3.6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水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及完善因素第45-59页
    4.1 实例分析——上海后滩公园水元素利用第45-50页
        4.1.1 项目概况第45页
        4.1.2 后滩公园水环境的设计理念第45-49页
        4.1.3 总结第49-50页
    4.2 实例分析——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建设第50-55页
        4.2.1 项目简介第51页
        4.2.2 景观设计理念第51-55页
        4.2.3 总结第55页
    4.3 城市公共空间中水元素建设完善因素第55-57页
        4.3.1 以人为本第55页
        4.3.2 尊重水元素周边要素第55页
        4.3.3 设计主题、内容明确第55-56页
        4.3.4 遵循生态原则第56页
        4.3.5 体现传统和地方特色第56页
        4.3.6 节水原则第56-57页
    4.4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浅析沈阳市中央公园的水元素建设第59-75页
    5.1 背景分析第59-61页
        5.1.1 沈阳市中央公园概况第59-60页
        5.1.2 沈阳市中央公园周边要素景现状分析第60-61页
    5.2 沈阳市中央公园调研第61-65页
        5.2.1 园区使用对象分析第61-63页
        5.2.2 园区水元素利用概况第63页
        5.2.3 植物配置第63-64页
        5.2.4 公共设施第64页
        5.2.5 材料利用第64-65页
    5.3 中央公园现存问题第65-67页
        5.3.1 植物搭配单一,缺少遮阳庇荫第65页
        5.3.2 降水丰沛时段,园区渗水能力差第65-66页
        5.3.3 游览路线太长,配套设施利用低第66页
        5.3.4 水景布置不均,缺少人的参与第66-67页
        5.3.5 季节性“景荒”,空间形式单一第67页
    5.4 中央公园优化设计建议第67-73页
        5.4.1 丰富植物配置,营建遮荫空间第67-69页
        5.4.2 强化渗水设计,提高水元素利用率第69-70页
        5.4.3 优化空间设施,满足人的诉求第70页
        5.4.4 增加空间形式设计,丰富空间趣味性第70-72页
        5.4.5 利用水景造型,营造意象水景第72-73页
    5.5 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作者简介第7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FRP筋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下一篇:三层不对称超表面结构的磁电耦合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