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5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电解水催化剂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3-27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2 HER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3 OER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2.4 PEC光阳极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3 界面调控的方式 | 第27-31页 |
1.3.1 离子掺杂 | 第27-28页 |
1.3.2 形貌调控 | 第28-30页 |
1.3.3 异质结构造 | 第30-31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5页 |
第2章 基本原理和表征方法 | 第45-65页 |
2.1 电催化剂材料的电化学分析 | 第45-51页 |
2.1.1 电化学分析原理 | 第45-46页 |
2.1.2 电化学测量方法 | 第46-51页 |
2.2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学 | 第51-57页 |
2.2.1 EXAFS基本原理 | 第51-53页 |
2.2.2 XAFS测量技术 | 第53-57页 |
2.3 电催化的原位XAFS测量和反应池设计 | 第57-61页 |
2.3.1 信号采集模式的选择 | 第58-59页 |
2.3.2 原位反应池的设计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第3章 表面亲水性调控对CoOOH-graphene的电解析氧性能的研究 | 第65-85页 |
3.1 引言 | 第65-67页 |
3.2 样品的制备与形貌表征 | 第67-68页 |
3.2.1 样品制备 | 第67页 |
3.2.2 形貌表征 | 第67-68页 |
3.3 电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 第68-74页 |
3.3.1 OER性能表征 | 第68-71页 |
3.3.2 表面亲水性表征 | 第71-72页 |
3.3.3 法拉第效率计算 | 第72-74页 |
3.4 CoOOH-graphene的XAFS表征和分析 | 第74-77页 |
3.4.1 软线XANES表征和分析 | 第74-76页 |
3.4.2 Co K-edge的EXAFS表征和分析 | 第76-77页 |
3.5 DFT理论计算分析 | 第77-7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第4章 电压驱动下表面活性结构重排对FeP@NC电解析氢性能的研究 | 第85-103页 |
4.1 引言 | 第85-86页 |
4.2 样品制备与形貌表征 | 第86-89页 |
4.2.1 样品制备 | 第86-88页 |
4.2.2 形貌表征 | 第88-89页 |
4.3 HER性能表征及分析 | 第89-91页 |
4.4 原位XAFS实验设计及结构分析 | 第91-96页 |
4.4.1 实验设计 | 第92页 |
4.4.2 反应中结构变化分析 | 第92-95页 |
4.4.3 反应后结构变化分析 | 第95-96页 |
4.5 DFT理论计算分析 | 第96-9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第5章 表面缺陷态对3D CoOOH/BiVO_4光阳极光电解水性能的研究 | 第103-123页 |
5.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2 样品制备与形貌表征 | 第104-107页 |
5.2.1 BiVO_4电极的制备 | 第104-105页 |
5.2.2 CoOOH/BiVO_4光阳极的制备 | 第105-106页 |
5.2.3 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106-107页 |
5.4 电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 第107-115页 |
5.4.1 PEC性能表征 | 第107-111页 |
5.4.2 载流子运动行为分析 | 第111-113页 |
5.4.3 缺陷态性质分析 | 第113-115页 |
5.5 DFT理论计算分析 | 第115-11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23-127页 |
6.1 总结 | 第123-124页 |
6.2 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