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6-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页
        1.3.2 创新点第17-18页
2 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第18-23页
    2.1 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利的界定第18-20页
        2.1.1 网络借贷消费者内涵和外延第18-19页
        2.1.2 网络借贷消费者应享有的主要权利第19-20页
    2.2 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第20-23页
        2.2.1 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第20-21页
        2.2.2 网络借贷消费者权利保护的现实意义第21-23页
3 我国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3-31页
    3.1 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现状第23-24页
        3.1.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立法第23-24页
        3.1.2 其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条例相关规定第24页
    3.2 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以“e租宝”为例第24-28页
        3.2.1 网络借贷经营者误导消费者投资第25-26页
        3.2.2 网络借贷平台泄露消费者信息第26页
        3.2.3 网络借贷行业存在监管套利第26-27页
        3.2.4 网络借贷消费者维权困难第27-28页
    3.3 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8-31页
        3.3.1 网络借贷行业信息披露法律标准不明确第28页
        3.3.2 网络借贷行业市场交易运营保障与监管缺乏第28-29页
        3.3.3 网络借贷行业市场交易纠纷司法解决机制不畅第29页
        3.3.4 网络借贷行业消费者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缺乏第29-31页
4 国外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与借鉴第31-38页
    4.1 美、日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做法第31-33页
        4.1.1 美国P2P网贷Lending Club的消费者保护第31-32页
        4.1.2 日本《金融产品交易法》等法律的消费者保护第32-33页
    4.2 美、日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经验借鉴第33-38页
        4.2.1 构建健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第33-35页
        4.2.2 政府双重多头监管与行业自律齐头并进第35-36页
        4.2.3 建立调解、仲裁等灵活纠纷解决机制第36-38页
5 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第38-45页
    5.1 推进网络借贷消费者保护制度立法第38-40页
        5.1.1 完善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第38-39页
        5.1.2 促进借贷行业征信制度在网络平台的建设第39-40页
    5.2 强化网络借贷执法监管第40-41页
        5.2.1 严格P2P网络借贷行业市场准入第40页
        5.2.2 强化P2P网络借贷市场运营监管第40-41页
        5.2.3 加强P2P网络借贷市场退出监管第41页
    5.3 健全网络借贷纠纷解决机制第41-42页
        5.3.1 引入公益诉讼和小额诉讼解决方式第41-42页
        5.3.2 建立在线仲裁制度第42页
    5.4 加强网络借贷行业的自律与金融消费者教育第42-45页
        5.4.1 推进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第42-43页
        5.4.2 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后记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及其应对
下一篇:论虚拟货币的法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