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语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8页
    1.2 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第18-28页
        1.2.1 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检测历史和现状第19-21页
        1.2.2 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识别历史和现状第21-23页
        1.2.3 融合的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检测和识别历史和现状第23-24页
        1.2.4 研究现状总结第24-25页
        1.2.5 数据集和评估方法第25-28页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第28-29页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9-31页
第二章 候选文字区域提取算法:I-MSER第31-57页
    2.1 引言第31-33页
    2.2 MSER介绍第33-37页
        2.2.1 MSER提取算法第33-35页
        2.2.2 MSER在文字和背景区域中的差异第35-37页
    2.3 I-MSER提取算法的设计第37-44页
        2.3.1 I-MSER提取算法的设计动机:MSER的统计分析第37-38页
        2.3.2 I-MSER提取算法的设计思想第38-40页
        2.3.3 I-MSER提取算法的流程第40-44页
    2.4 以I-MSER为核心的文字检测算法流程第44-46页
    2.5 实验第46-53页
        2.5.1 深度学习模型及其训练样本第47-48页
        2.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3页
    2.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附图第55-57页
第三章 人工中文字图像生成器和CSAE第57-78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人工中文字图像生成器第58-62页
        3.2.1 设计动机第58-59页
        3.2.2 设计方法第59-62页
    3.3 卷积稀疏自编码器(CSAE)第62-69页
        3.3.1 卷积层和稀疏自编码器第62-63页
        3.3.2 CSAE的设计第63-69页
    3.4 实验第69-76页
        3.4.1 人工中文字图像生成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中文字识别实验第69-73页
        3.4.2 CSAE: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中文字检测试验第73-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中文字特征提取:TSCD层第78-106页
    4.1 引言第78-81页
    4.2 中文字结构部件第81-84页
        4.2.1 中文字结构部件是构造和认知的核心第81-83页
        4.2.2 中文字结构部件的划分方法第83-84页
    4.3 中文字结构部件检测(TSCD)层第84-94页
        4.3.1 通用卷积特征表达的限制第84-86页
        4.3.2 TSCD层的设计第86-94页
    4.4 实验第94-103页
        4.4.1中文字检测实验第94-98页
        4.4.2中文字识别实验第98-101页
        4.4.3中文字检测和识别连合实验第101-103页
    4.5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附图第104-106页
第五章 融合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第106-133页
    5.1 引言第106-108页
    5.2 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的融合框架第108-111页
    5.3 候选文字区域生成算法第111-114页
        5.3.1 算法的设计目的第111-112页
        5.3.2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区域生成算法第112-114页
    5.4 融合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第114-119页
        5.4.1 基于TSCD层的中文字特征提取结构第115-116页
        5.4.2 平行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分类结构第116-117页
        5.4.3 检测和识别分类结果的融合分析第117-119页
    5.5 实验第119-129页
        5.5.1 融合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第119-125页
        5.5.2 候选文字区域生成算法作用第125-127页
        5.5.3 融合的中文字检测模型第127-129页
    5.6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附图第131-13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3-136页
    6.1 本文总结第133-134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47-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分析与效率优化
下一篇:帕金森病标志物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在血浆外泌体中的定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