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生物炭对黄壤氮磷淋失及油用牡丹生长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7页
    1 研究意义第9-10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2.1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第10-11页
        2.2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1-12页
        2.3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12-13页
        2.4 油用牡丹研究现状第13-14页
    3 研究内容第14-16页
        3.1 模拟条件下生物炭对黄壤养分含量及氮磷淋溶的影响第14页
        3.2 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黄壤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第14-15页
        3.3 施用生物炭对油用牡丹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第15-16页
    4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第二章 模拟条件下生物炭对黄壤养分及氮磷淋溶的影响第17-26页
    1 引言第1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7-19页
        2.1 供试土壤第17-18页
        2.2 供试材料第18页
        2.3 淋溶装置第18页
        2.4 室内模拟土柱试验方法与设计第18页
        2.5 试验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第18-1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24页
        3.1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19页
        3.2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淋失液体积的影响第19-20页
        3.3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淋溶液中总磷的影响第20-21页
        3.4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淋溶液中氨氮的影响第21-22页
        3.5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的影响第22-23页
        3.6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淋溶液中总氮的影响第23-24页
    4.讨论第24-25页
    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自然降雨条件下生物炭添加对黄壤氮、磷流失的影响第26-36页
    1 引言第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26-27页
        2.2 试验材料第27页
        2.3 径流槽概述第27-28页
        2.4 试验设计第28页
        2.5 取样和测定方法第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3.1 不同生物炭处理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第28-29页
        3.2 不同雨强条件下总磷流失特征第29-30页
            3.2.1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三种雨型中总磷流失浓度的影响第29页
            3.2.2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三种雨型中总磷流失量的影响第29-30页
        3.3 暴雨事件中生物炭添加量对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第30-31页
            3.3.1 暴雨事件中生物炭添加量对径流氮素浓度的影响第30-31页
            3.3.2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暴雨事件径流中氮素流失量的影响第31页
        3.4 大雨事件中生物炭添加对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第31-33页
            3.4.1 大雨事件中生物炭添加对径流氮素浓度的影响第31-32页
            3.4.2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大雨事件径流中氮素流失量的影响第32-33页
        3.5 中雨事件中生物炭添加量对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第33-34页
            3.5.1 中雨事件中生物炭添加量对径流氮素浓度的影响第33页
            3.5.2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中雨事件中氮素流失量的影响第33-34页
    4 讨论第34-35页
    5.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生物炭施用对黄壤上油用牡丹生长的影响第36-45页
    1 引言第3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36-37页
        2.2 试验材料第37页
        2.3 试验设计第37-38页
        2.4 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第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3.1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3.2 生物炭对油用牡丹株高的影响第39-40页
        3.3 生物炭对油用牡丹地径的影响第40页
        3.4 生物炭对油用牡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3.5 生物炭对油用牡丹各器官氮磷含量的影响第41-42页
    4 讨论第42-43页
        4.1 生物炭对油用牡丹生长的影响第42页
        4.2 生物炭对油用牡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4.3 生物炭对油用牡丹各器官中氮磷含量的影响第43页
    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8页
    1 结论第45-46页
    2 创新点第46页
    3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阜新ZX机动车检测公司客户满意度研究
下一篇:圆形截面带式输送机栈桥设计与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