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表目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35页 |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国内外农作物品种保护的相关制度 | 第19-26页 |
·国内外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经济影响研究的相关综述 | 第26-31页 |
3 研究内容、数据来源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1-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2-33页 |
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33-35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3-34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34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分析框架、理论基础和计量分析方法 | 第35-47页 |
1 分析框架 | 第35页 |
2 理论基础 | 第35-40页 |
·产权理论 | 第35-37页 |
·利润最大化原则 | 第37页 |
·前景理论 | 第37-38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的基本理论应用 | 第38-40页 |
3 模型估计分析方法 | 第40-47页 |
·模型设定 | 第40页 |
·Probit模型估计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联立模型估计分析方法 | 第42-47页 |
第三章 我国农作物品种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 第47-62页 |
1 我国农作物品种保护的现状 | 第47-53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 第47-49页 |
·品种权申请量与授权量保持增长态势 | 第49-51页 |
·良种补贴政策不断深化落实 | 第51页 |
·品种保护制度促进了农业国际合作 | 第51-52页 |
·种子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 | 第52-53页 |
2 我国农作物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53-60页 |
·申请保护的育种部门结构比例不协调 | 第53-55页 |
·种子行业问题突出 | 第55-58页 |
·育种机构申请保护的积极性不强(以湖南省为例) | 第58-60页 |
·对品种保护制度认识不够 | 第60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迅速发展 | 第60页 |
·我国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体系下还存在诸多问题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对种业 市场的经济影响 | 第62-74页 |
1 种业市场概况 | 第62-65页 |
·我国种业市场规模 | 第62-63页 |
·我国种子供求关系 | 第63-64页 |
·种子产业政策引导种业市场化推进 | 第64-65页 |
·良种补贴促进种子产业发展 | 第65页 |
2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催生品种权转让市场 | 第65-69页 |
·农作物品种权交易方式 | 第65-66页 |
·品种权转让价格影响因素 | 第66-67页 |
·我国农作物品种权转让作物情况 | 第67-68页 |
·我国农作物品种权转让人与受让人的情况 | 第68-69页 |
3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进育种行业的整合 | 第69-72页 |
·育种行业整合的方式 | 第69-71页 |
·品种保护制度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71-72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种业市场迅速发展 | 第72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催生品种权转让市场 | 第72-73页 |
·品种权保护制度进一步促使种业市场整合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科研的经济影响 | 第74-82页 |
1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机构研发资金投入的经济影响 | 第74-76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育种研究资金投入结构转变 | 第74-75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新品种开发资金投入结构转变 | 第75-76页 |
2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机构科研人员的经济影响 | 第76-78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育种科研人员就业选择转变 | 第76-77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育种单位提升科研人员素质 | 第77-78页 |
3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机构科研产出的经济影响 | 第78-81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育种机构的科研产出增加 | 第78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科研产出集中在主要作物种类 | 第78-80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科研产出质量提升 | 第80-8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育种研发资金投入主体转变 | 第81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育种科研人员就业选择和层次的转变 | 第81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促使科研产出转变 | 第81-82页 |
第六章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机构行为的经济影响 | 第82-93页 |
1 保护与未保护水稻品种基本情况统计 | 第82-85页 |
·保护和未保护品种的品种性状差异 | 第83页 |
·保护和未保护品种水稻类型统计 | 第83-84页 |
·保护和未保护品种育种部门统计 | 第84页 |
·保护和未保护品种育种地区统计 | 第84-85页 |
2 育种机构申请品种保护行为模型 | 第85-89页 |
·模型设定 | 第85页 |
·模型变量说明 | 第85-87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87-89页 |
3 企业购种行为缘由分析 | 第89-9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育种机构的申请行为存在相当的倾向性 | 第91页 |
·育种部门之间农作物品种保护申请的趋势不一致 | 第91-92页 |
·私人部门育种机构会更多的购买品种而不自己育种 | 第92-93页 |
第七章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对农民采用品种的经济影响 | 第93-103页 |
1 农民采用保护与未保护品种的基本情况统计 | 第93-96页 |
·不同品种性状的保护与未保护品种价格和种植面积情况统计 | 第93-95页 |
·不同部门与地区的保护与未保护品种价格和种植面积情况统计 | 第95-96页 |
2 农民品种采用模型 | 第96-102页 |
·模型设定 | 第96-97页 |
·模型变量解释 | 第97-98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98-10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农作物品种保护制度提高了种子价格,并影响到农民选择 | 第102页 |
·其他因素起到积极的提示作用 | 第102页 |
·政府部门育种机构实力强大,但是承担的公益性责任不够 | 第102-103页 |
第八章 政策建议 | 第103-106页 |
1 加强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建设 | 第103-104页 |
2 规范种业市场 | 第104页 |
3 深化育种科研体制改革,引导育种机构行为 | 第104-105页 |
4 加深农民对保护品种的认知度 | 第105-106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106-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7页 |
附录 品种保护问卷 | 第117-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作者简历 | 第130页 |